河北省政务云邮件系统 |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云业务中台系统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资讯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媒体关注

“红楼”研学游 “圈粉”银发族

2025-11-10 09:50 来源:河北日报

□本报记者 刘英

初冬的廊坊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内,竹子微黄,曲径通幽。

“宝玉吾弟,见字如面。不知你近日可好?”11月6日11时,“书不尽”剧场内,一群老人正围坐在一起,跟着研学导师兴致勃勃地表演话剧《红楼梦之贾元春改编版》。

在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与研学机构“梨花教育”共同组织的一场银发研学活动中,记者跟随老人们学“红楼”、演话剧,记录下他们重拾文化梦想的温暖瞬间。

“老师,您这段台词念得字正腔圆,是不是提前下了不少功夫?”看到饰演贾元春的学员张家珍走下舞台,记者忙走上前。73岁的张家珍是天津市退休教师,爱好朗诵,是资深“红迷”。“我教了30年语文,《红楼梦》读了无数遍,从没有这样沉浸式感受过红楼文化。”张家珍说。

说话间,研学导师宋雨把学员们带到了“其文若何”情景空间。阳光穿过镂刻在顶部的文字,将光影投射于地面,游客沉浸于《红楼梦》的经典文本当中。“不同于普通旅游,银发研学更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我们在课程中特地增加了文学启蒙、戏剧共情、艺术实践等内容。”宋雨说。

在“第三十五中学”剧场内,从泛黄的课桌椅到黑板上的粉笔字,每一个细节都勾起了老人们对青春岁月的回忆。

坐在毕业典礼的礼堂内,和上千名“毕业生们”一起激情澎湃地唱起《毕业歌》时,廊坊本地学员聂东红眼眶湿润:“我们那个年代,很多人中学毕业都没有参加过毕业典礼。这个精心设计的仪式,弥补了我的青春遗憾。”

“‘行走的课堂’拥有深度互动和参与体验感,正成为越来越多银发族的选择。”活动主办方、“梨花教育”梨游学运营负责人李洋表示,当前银发旅游正从“单纯观光”向“文化研学”升级,并进阶为“通过研学展现自我价值”。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我们依托戏剧幻城的红楼梦文化资源,精心设计了场景演绎、非遗体验等一系列研学课程,让老人们在游览中感受经典魅力,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市场部北京区域负责人罗微说。

自2023年7月开园至今,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已累计演出超2.3万场。为了更好地服务老年游客,戏剧幻城创新设置“慢节奏渗透、强互动参与、重情感共鸣”的研学路径,还配备了专业的医护人员和无障碍设施,并可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调整节奏。

夜幕低垂,银发学员们依依不舍地告别戏剧幻城。张家珍说:“我打算报名下一期的‘银发研学班’,并找机会带家人再来这里逛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