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输送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赋能中小博物馆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把更多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送到群众身边,日前,河北博物院文化工作者前往兴隆县博物馆开展文化服务和合作交流。2025年10月29日,河北博物院与兴隆县博物馆签署《战国铁范文物仿制品借展协议》,河北博物院院藏铁斧范、铁镰范、铁车具范等3套5件战国铁范文物仿制品,将亮相兴隆县博物馆陈列展览,让观众在家门口近距离感受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冶金技术的精湛工艺。战国铁范是我国古代冶铁技术的标志性实物佐证,体现了战国时期高超的金属铸造工艺。此次借展的仿制品以河北博物院院藏一级文物为原型,还原了当时冶铁铸造的工艺特征,呈现了燕赵大地的冶金成就,为观众搭建起沉浸式感受古代文明的桥梁。
期间,河北博物院专家团队围绕文物保护管理、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建档建账规范等关键环节,为兴隆县博物馆提供了系统性指导,助力其提升文物保护与管理的专业化水平。结合当地博物馆展览内容与讲解工作实际,河北博物院讲解专家为兴隆县博物馆和宽城满族自治县历史博物馆讲解员、兴隆县职教中心的旅游专业学生开展了专题讲座。通过专业的帮扶支持,助力中小博物馆提升讲解文化服务质量,提升县级博物馆的专业宣教水平,促进讲解团队在当地的文旅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河北博物院志愿服务队结合“精品文物 璀璨国宝 ”主题宣讲,为兴隆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的学生们生动形象地介绍了长信宫灯、金缕玉衣等14件河北博物院精品文物。学生们积极参与长信宫灯复制品拼装活动,用手触摸历史的变迁,感受中国工匠千年技艺。
此次合作既是双方构建长效联动机制的坚实起点,更是推动“让文物活起来”的生动实践。河北博物院与兴隆县博物馆将以此次合作为纽带,在文物研究、展览策划、学术交流、社会教育等多个领域开展深度协作,做细做深做实,共同挖掘燕赵文化内涵,提升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能力,把更多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送到群众身边。(河北博物院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8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