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政务云邮件系统 |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云业务中台系统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资讯网

对政协河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90号提案的答复

2025-06-15 00:00 来源: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

民建河北省委: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传承保护正定腊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河北省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广袤的土地和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绚丽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河北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已建立起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蔚县剪纸、丰宁满族剪纸、唐山皮影戏、冀南皮影戏、河间皮影戏、杨氏太极拳、武氏太极拳、王其和太极拳等8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名录,163项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990项列入省级非遗名录。正定腊会于2009年入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是传统民间除夕守时的娱乐活动,每年的除夕夜都会正定举办活动,祈福来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目前。正定腊会的保护工作形势不容乐观,急需采取措施加强保护。

为进一步保护、传承和弘扬这一优秀的非遗项目,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下一步,省文化和旅游厅会同石家庄市政府及正定腊会保护单位,充分利用好相关非遗资源,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加强普查和资料整理。在普查的基础上,指导项目保护单位进一步全面收集整理正定腊会的有关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邀请民俗学、历史学、人类学等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对正定腊会进行系统梳理,通过搜集、记录、分类、编目等方式,为其建立完整的资料档案。

二是加强正定腊会的传承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正定腊会传承人档案资料。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指导当地文旅部门对传承人的年龄、身体状况、技艺特长等情况进行登记建档,全面掌握正定腊会民俗队伍的状况。二是为传承人提供必要的传承场所,支持传承人、民间艺人开展授徒传艺、教学、交流活动。三是积极组织正定腊会进校园活动,传播非遗相关知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三是充分利用数字化多媒体手段技术开展传承。利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对每年正定腊会进行全面、真实、系统的记录。对传承人采用录音、录像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其掌握的技艺进行真实、全面、系统的记录、保存。

四是与当地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一是在腊月期间举办“正定古城过大年”,集中展示腊会民俗(如舞龙舞狮、高跷、锣鼓、秧歌等),结合春节氛围吸引游客。利用正定古城夜景,设计灯光秀、腊会巡游等夜间活动,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二是将腊会与隆兴寺、荣国府(红楼梦影视基地)、正定城墙等景点串联,在古城街区设置腊会互动体验点(如祈福墙、传统手工艺摊位),游客可参与制作花灯、写春联等活动;三是通过正定县融媒体中心除夕夜现场直播正定腊会“守岁”活动,邀请相关专家现场讲解这项传统文化活动的由来及发展,进一步提高正定腊会的知名度,推动正定腊会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五是积极推荐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指导石家庄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和项目保护单位做好准备好申报书(项目简介、历史渊源、传承谱系、存续状况、保护单位资质及保护计划等)、辅助资料(代表性照片10张、5-10分钟视频)等其他材料,及时关注文化和旅游部网站,积极开展国家级非遗项目申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