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景山委员:
您提出的“持续提升‘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 完善顶层设计,创新文旅发展政策体系
坚持把文化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创新制定《河北周末休闲省旅游场景业态提升建设指引》,实施高质量旅游目的地培育等七大行动,评选首批10个河北旅游名县。实施旅游包车周末和节假日免费通行高速公路、游客招徕奖励等改革性举措,2024年免费通行113.1万辆次,免收通行费1.71亿元,带动文旅综合消费500多亿元。
下一步,省文旅厅将持续深化文旅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一是构建文旅规划和政策支撑体系。聘请国内一流团队编制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十五五”规划,统筹编制文物事业发展等专项规划。制定出台“文旅+”多业态融合发展、推动基层文艺院团发展、工会支持文旅消费、河北省文化十大项目实施方案等一揽子繁荣文旅市场的政策措施。二是创新举办第九届省旅发大会。创新省旅发大会举办模式,围绕“五带”每年确定一个主题,由沿线城市共同承办,放大集聚效应。高标准办好第九届省旅发大会,围绕弘扬太行精神、挖掘太行文化、塑造太行品牌,整合各类资源、资金、政策等,打造太行精神重要彰显地、国际山地生态旅游目的地、文旅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地。
二、 推动融合发展,充分释放文旅消费潜力
坚持把旅游业作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深入推进文旅融合、文旅和相关产业融合。一是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推动演艺、非遗、美食、文创进景区,推动商区、街区、矿区、园区变景区,唐山南湖·开滦、衡水湖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全省总量达到13家,获评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2家,“国字号”文旅品牌达到23个。新评定4A级旅游景区5家、省级旅游度假区3家、省级旅游休闲街区13家、省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10家,培育引进沉浸式体验、演艺游乐等项目185个。持续提升乐游京津冀一码通、乐游冀平台功能,平台注册用户突破850万,累计访问量近2亿次。打造河北文旅惠民“一卡通”,推动394家景区暑期面向中高考学子减免门票,举办第二届河北省研学旅游大会,进一步激发研学市场主体活力。全年共举办大型演出活动27个35场次,观众人数达39万人次,票房收入11.48亿元,拉动综合消费77.8亿元。二是丰富“文旅+百业”融合场景。会同省商务、住建、体育等部门制定印发《河北省多业态融合消费场景培育建设导则(试行)》,聚焦43个商圈步行街、245个文旅景区、29个名城名镇名村、42项重大体育赛事活动,打造“文商旅体健”多业态融合消费场景。联合省工信、商务、中医药等部门举办第六届文创和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京津冀文创高质量发展大会,评出78件(套)获奖作品,67个项目成功通过大赛平台孵化实现落地转化,转化签约金额近3亿元。三是加强金融要素保障。会同省人行、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建立“优质金融资源直达文旅企业”工作机制,会同省工商联建立数字文旅板块,搭建文旅企业融资平台。健全全省文旅产业重点项目工作机制,深化包联服务,全面推进项目建设。开展4次“金融行”政银企对接活动,举办文旅新业态主题招商对接等9个招商示范活动,全省贷款余额724亿元,招商签约项目落地34个、签约金额161.9亿元。
下一步,省文旅厅将持续推动“文旅+”多业态融合发展,进一步繁荣文旅市场。一是打造多业态融合消费场景。联合商务、住建等部门加快培育融合消费新场景,丰富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历史文化街区、休闲商圈等“三区一圈”休闲场景,推动演艺、非遗、美食、文创进景区,推动更多商区、街区、矿区、园区变景区。加快推动并规范研学旅游发展,会同教育部门加强研学旅游基地和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丰富研学课程资源。培育国潮、动漫、音乐嘉年华品牌,丰富冰雪旅游、赛事旅行、避暑旅居、滨海度假等特色产品,大力发展文旅夜经济、首发经济。加快推进AI、VR等数智技术在景区、文博、演艺等领域广泛应用,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空间,培育“AI+文旅”试点项目,扩大“河北数字文旅一卡通”覆盖范围。二是实施旅游景区焕新行动。开展旅游品牌创建、产品业态提质升级等专项行动,制定创建世界级、国家级旅游品牌培育管理办法,加快推动正定古城创建国家5A级景区,白石山温泉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崇礼冰雪旅游度假区、避暑山庄、山海关创建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以创建第二批河北旅游名县为引领,评定一批省级旅游品牌。加快建设周末休闲省,举办河北省旅游景区焕新升级对接会,开发精品住宿、特色美食、国潮沉浸等新业态,落地一批爆款新产品。开展红色旅游“向新行”建设行动,创建一批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区。三是实施“百姓千味”燕赵美食推广活动。全面梳理燕赵美食资源,理清燕赵美食文化脉系,推广《中国冀菜千菜百宴名录》,构建“百姓千味”燕赵美食品牌体系。实施燕赵美食品质提升行动,丰富“跟着美食游河北”线路产品,结合河北地方特色十大必吃名品、必吃名店和美食之乡,打造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地标美食,因地制宜打造“百乡千村”美食品牌。
三、 创新营销宣传,全面展示美丽河北形象
坚持把旅游业作为展示河北形象的重要窗口,围绕“四季”“五带”,常态化开展全媒体、全时段、全季节、全地域、全覆盖营销宣传,“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正在成为新风尚。一是媒体宣传深度多元。与中央和京津主流媒体合作推出黄金时段品牌宣传,与省内主流媒体合办文旅专栏专刊宣传,央视《三餐四季》、新闻1+1等栏目相继报道我厅重点工作。构建包括微信、微博、抖音等10大平台的新媒体矩阵,河北文旅新媒体综合传播力指数持续位居全国前列。出台自媒体宣传河北文旅奖励措施,全国各地优秀自媒体创作者积极参与,奖励作品近千条,全网总播放量超30亿次,涌现出正定夜市、保定驴肉火烧、邯郸战国袍、唐山宴等一批网络爆款。《等你三千年》《回到崇礼》《你好,苏东坡》等7部微短剧,入选国家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推荐目录。二是主题活动异彩纷呈。举办“冬游河北过大年”“春游河北赏百花”“坝上草原欢乐季”“秋游河北悦山河”“中国大运河旅游欢乐季”“太行山文化旅游欢乐季”等主题营销活动,深入开展跟着演出、赛事、非遗游河北等系列活动,全方位展示燕赵大地秀美风光和深厚底蕴。“与辉同行阅山河”河北行活动相关短视频播放量达2.9亿人次,直播带货销售额破亿元。国庆假期,新华社、央视、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密集报道河北文旅火热场景,其中央视播发河北文旅消息45条,西柏坡、河头老街等6次登上《新闻联播》。三是场景营销深入人心。推出河北旅游主题航班、主题列车,在北京车站地铁、社区楼宇电梯、重点商业综合体等布局生活场景营销,借力北京快递小哥、“河北福嫂·燕赵家政”广泛宣传,聘请70余名乡贤为河北代言,“河北文旅宣传推广周”走进京津及周边省市、长三角、粤港澳等客源市场,“美丽河北”专场推介会、“燕赵戏曲耀香江——河北名家名段演唱会”在香港引起强烈反响,“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跨界联合宣传推广活动入选全国旅游宣传推广十佳案例。
下一步,省文旅厅将精准开展营销宣传推介,持续扩大“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品牌影响力。一是做深精准营销。聚焦银发经济、闺蜜经济、网游经济、演出经济,推出“休闲康养老友会”“她旅游”“文旅头号玩家”“音浪起 游趣生”等专属定制产品;面向青年学生、商务、自驾车爱好者等群体开展“青春环游冀”“商旅沿途好风光”“环游河北护照”等主题活动。面向京津举办“超级周末”产品发布沙龙,面向周边省份举办文旅推介会,面向江浙沪、粤港澳等中远途市场发布“了不起的河北”目的地城市勋章。联合旅行、导航、餐饮、电商等龙头企业等开展跨界宣传,在重点客源市场开展生活场景宣传。二是办好主题活动。围绕“五带”、贯穿“四季”,举办“欢乐季”系列主题活动,开展“跟着季节游河北”宣传推广活动。对接国家部委,联动京津及周边省份,办好“中国旅游展望—河北文旅之夜”“旅游迎春 休闲过年”“乐享京津冀 冰雪过大年”等国家级活动、跨区域活动,策划推出“沿着京蔚去旅行”等营销活动。三是塑强文旅品牌。通过市县推荐、网友投票、专家提炼,在全省推出一批“最潮”打卡地、“最火”夜游街区、“最爽”度假避暑地、“最美”自驾线路等产品以及52个周末“必游”景区。实施“文化解码”推广活动,邀请国内知名学者深度解读河北历史文化,组织金牌导游员开展“热爱家乡 解读河北”活动,发挥移动端传播优势,全景化、立体式展示河北文旅资源。四是做大媒体宣传。联合相关部门建立文旅宣传推广协同机制,加强与央媒、京津冀主流媒体合作,联合北京卫视推出《出发吧,河北!》等沉浸式探访节目。创新推出文旅数字人IP形象,搭建河北文旅数字影像库、河北文旅虚拟体验馆。构建全媒体矩阵,用好自媒体宣传河北文旅奖励,邀请专家学者、旅游达人、网红大V实地打卡,推出更多融媒体产品、新媒体创意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