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政务云邮件系统 |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云业务中台系统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资讯网

对河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第1561号建议的答复

2025-06-15 00:00 来源: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

刘秋乱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乡村文化促进乡村振兴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省文化和旅游厅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决策部署,按照职能分工,积极发挥文化资源优势、产业优势,持续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深入推进非遗助力乡村振兴,不断丰富乡村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

一、 所做的工作及成效

一是不断丰富乡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常态化开展“戏曲进乡村”等文化进基层惠民演出,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截至6月底,全省共开展惠民演出15010场,完成全年任务的75%;持续开展“四季村晚”、广场舞展演等群众文化活动,吸引广大村民积极参与,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生活获得感、幸福感,以邯郸武安市楼上村“平调落子”村晚、张家口康保县石盖梁村“二人台”村晚为代表的一系列主题性、示范性村晚,融合年货大集、非遗展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惠民内容,形式新颖,营造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实现文旅融合、跨省联动,生动呈现了新时代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持续推进县域公共文化场馆总分馆建设,截至目前共建有县(市、区)级文化馆分馆7158个、公共图书馆分馆5029个,分别比上一年度增长99.6%和50.8%;实施基层公共文化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对全省市、县(区)级文化馆馆长进行了全员轮训,组织各专业基层业务骨干培训班近50期,累计培训馆长和基层业务骨干3100人次,培养乡村文化带头人、“能人”千余名。开展全省群文系统技能大比武活动,参与人员千余人,充分挖掘了全省群文人才资源。

二是深入推进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实施传统工艺高质量发展“双百”计划,以传统工艺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聚势能”,发布河北省传统工艺高质量发展目录,推动全省110余个非遗项目增强创新创造活力,曲阳石雕、定瓷烧制技艺被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选为“传统工艺手工认证”项目;持续推动非遗工坊带动作用,全省共建设非遗工坊1139家,线上线下累计培训77.4万余人次,直接吸纳脱贫群众1.2万余人,带动就业7.8万人,其中“定瓷烧制:让传统技艺成为致富手艺”“衡水内画:走出传统工艺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子”“赞皇土布:好手艺带领妇女就业增收”“曲阳石雕:雕刻就业创业的幸福画卷”“黄骅面花:面花里的脱贫滋味”等5个项目入选全国非遗工坊典型案例;以非遗和旅游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提效能”,开展全国舞龙大会、鼓王大会、鼓书大会、剪纸大会等一系列非遗品牌活动,组织非遗购物节、非遗展演、非遗课堂、研学体验等活动超千场。

三是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工作。统筹各类资源,实施“三级联抓、三员联动、三师联建”的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三三三”工作模式,由省、市、县政府有关部门构成的三级联动机制,通过“省级指导、市级组织、县级落实”的方式鼓励和引导专业技术(技能)和管理人才深入乡村、扎根乡村、服务乡村,推进乡村振兴;由省、市、县政府有关部门组织金融特派员、文化产业特派员、科技特派员派驻到乡镇,为乡村提供金融、文化和科技相关的服务;由省、市、县政府有关部门组织乡村责任规划师、乡村营销师、乡村运营师派驻到乡镇,为乡村提供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工程指导等相关的服务。衡水市武强县、保定市阜平县、雄安新区雄县、沧州市吴桥县、保定市曲阳县成功入选国家级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入选数量全国最多。推出32个省级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开始连续开展了两批省级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五个100”认定工作,培育认定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特色村镇73个、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单位49个、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重点项目35个、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实践基地43个、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43个。

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是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民生工程,组织开展戏曲进乡村、四季村晚等文化进基层惠民演出活动,丰富百姓精神文化生活;深入实施基层文化志愿者“繁星计划”,大力培养一批在地化、常态化、可持续化的乡土文化能人和基层文化志愿者队伍。

二是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加强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分馆建设。继续实施公共文化达标提质攻坚行动,发挥县级总馆在县域公共文化建设中的中枢作用,在有条件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等设置图书馆、文化馆分馆,通过分馆把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延伸到基层农村。推动基层文艺表演团体高质量发展。加强分类指导,构建“一县一团”演艺体系,实施文艺院团孵化计划,举办全省优秀基层文艺表演团体展演,搭建基层文艺表演团体展示交流平台,鼓励基层文艺表演团体,特别是民营文艺表演院团在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或公共文化机构组织指导下,广泛参与展演、赛事、“大舞台”等文化惠民演出活动。

三是持续落实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三三三”工作机制,统筹各类资源助力乡村振兴。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指导支持曲阳县、吴桥县创建第二批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加强人才培养,组织开展国家级和省级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地区村党组织书记专题培训,重点支持培养一批政治素质优良,扎根乡村、乐于奉献、服务群众的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增强乡村发展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