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深挖文旅产业潜力提升企业文化传播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文旅赋能企业品牌形象、传递价值理念、拓展市场影响力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并鼓励企业积极探索利用我省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创意人才、新兴业态和广阔平台,创新企业文化传播方式,提升传播效能。
一、 做强河北文旅品牌。“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实现传播量爆发式增长。抓住年轻人热衷网络玩梗的特点,通过互动式话题策划、加大热点景区推介、及时派发应援物料等,成功引导河北文旅相关话题登上各大网络平台热搜榜,引发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网以及网络大V跟进报道和正向解析,成为现象级传播爆款,仅抖音平台相关传播量已超过130亿次。
二、 搭建产业对接平台。举办京津冀文创高质量发展大会、文旅新业态主题招商对接等活动,为企业提供跨区域合作与品牌曝光机会,同时通过第八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生活美学市集”文创展、“多彩中国 佳节好物”文化和旅游贸易促进活动(乐器专题),助力企业产品推广与文化输出。其中,“多彩中国 佳节好物”文化和旅游贸易促进活动(乐器专题)以线上线下方式推介我省重点乐器企业,通过海内外平台进行图文、视频直播,总传播量195万余人次,其中海外传播覆盖89万人次。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部门联合举办第六届河北省文创和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围绕“红色文创”“非遗IP”“文博衍生”等主题开展项目征集和评选,共征集作品1.3万件(套),经专家评审,78件(套)作品获奖,以比赛形式汇聚设计创新资源,加速文创产品IP打造、产品开发、联名推广,促进文创产品升级换代创新发展。
三、 强化金融与政策支持。建立“文旅金融特派员”机制,精准服务企业融资需求,推出91种特色金融产品,争取国债资金支持文旅设备更新,降低企业升级成本。联合省商务厅等多部门制定《多业态融合消费场景培育建设导则》,打造14家文旅融合消费示范场景,为企业提供沉浸式传播载体。承德、唐山、保定、邢台、邯郸等市陆续出台了本地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条例等地方性法规,推动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迈入法制化轨道,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提供了政策保障。秦皇岛市编制实施《秦皇岛港口近代建筑群保护规划》,使21处优秀近代工业遗产得到保护利用,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石家庄市井陉煤矿积极谋求资源枯竭后的企业转型,通过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发展工业旅游,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成为第五届石家庄市旅发大会举办地。
四、 推进工业遗产保护利用。认真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国家工业遗产管理办法》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委印发的《关于推进工业文化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推进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相关工作。对全省工业遗产、工业博物馆等情况进行摸底调研,组织编制了《河北省工业文化资源汇编》,共计入统120项工业遗产项目、43个工业博物馆。加强项目培育,印发实施《河北省工业遗产管理暂行办法》,开展省级工业遗产的申报认定工作,并组织推荐国家工业遗产项目。截至目前,我省井陉煤矿、秦皇岛西港、开滦唐山矿等11个项目单位入选国家工业遗产名单。着力宣传推广,组织召开省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座谈交流会,邀请国家工业遗产单位,分享工业遗产利用开发的工作经验;支持省档案馆举办“历史见证工业之光——河北省工业遗产档案展”专题展览,精彩展现新时代工业遗产新活力。
五、 加强文旅产业相关人才培养。通过加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支持和科研创新平台建设等方式,有效促进了我省文化研究工作的开展。在第二批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遴选工作中,对依托河北大学建设的“燕赵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河北工程大学建设的“区域文化传承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等平台予以立项建设,并予以建设经费支持。大力培养文旅产业相关人才,全省31 所职业院校开设森林生态旅游与康养、旅游管理、智慧旅游技术应用等专业点39个,支持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河北旅游职业学院等院校建设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以及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导游与旅游审美、旅游礼仪实务等课程和教材,成立河北省旅游职业教育集团、全国数字文旅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和文化和旅游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下一步,省文旅厅将构建品牌传播矩阵,联名国内知名品牌打造国货“潮品”,开发文创中医药夜市、文创新华书店等场景,强化文化品牌培育输出。积极利用中国旅游文化产业博览会、北京国际文旅消费博览会等平台,加大对河北文旅企业产品的宣传推广力度。大力发展研学旅游,将研学旅游从“浅层参观”转向“深度参与”,为青少年构建兼具趣味性与专业性的实践教育场景,助力科学素养的培育。省工信厅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工业遗产管理办法》,持续推动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充分挖掘工业遗产的科技、文化、艺术等内在美学价值,推动工业遗产与旅游、科普、文创等融合发展,扎实推进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再上新台阶。省教育厅将为高校旅游文化相关课题研究提供更多的平台,进一步组织全省高校的科研人员,充分发挥人才、学科等优势,强化对国家、区域文化的研究。积极配合省文化和旅游厅做好文化宣传、科普、研究等工作,扶植高校产出更多标志性研究成果,推动我省旅游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持续加强文旅相关专业建设,培养更多文旅产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省商务厅将配合省有关部门支持企业提升文化传播相关工作,一是2025廊坊经洽会期间,举办内外贸一体化进出口商品选品汇,搭建品牌展销平台,鼓励我省企业积极参展参会,促进品牌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流通与推广。二是引导优秀企业在景区周边、城市商业中心开设连锁门店,销售企业特色产品与文旅文创商品,提升品牌曝光度。三是鼓励企业提升产品包装与设计风格,融入河北文化元素,提升旅游商品的品质形象,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多元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