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屹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太行山文化旅游带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太行山是我国东部地区具有国家文化标识性意义的重要山脉,我省太行山区共涉及5市(张家口、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27个县(市、区)。区内旅游资源数量众多,类型丰富,文化积淀厚重,是全省旅游发展的重点支撑区。省文化和旅游厅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工作部署,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实施《河北省加快建设旅游强省行动方案(2023-2027年)》,明确提出构建包括太行山旅游带在内的“一体两翼五带”发展格局。现结合建议,将有关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 建立沟通机制,强化发展合力。组织省发展改革、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农业农村、林草等部门和涉及的5市27县(区),成立工作专班,形成省级统筹、市级推进、县级落实的协同体系。省文化和旅游厅将加快推进太行山旅游带工作列入年度重点工作,提请分管省领导专题研究太行山区域文化和旅游推进工作,10个省直部门共同参与谋划,创新思路、压实举措,为下一步系统性优化提升奠定基础。提请省政协专门就太行山文化旅游带建设进行专题协商,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提出指导性、创新性、务实性意见建议。省文化和旅游厅明确牵头领导和责任处室,协调推动太行山旅游带建设事宜,组织太行山区域5个市召开工作会议,集中听取太行山旅游业发展规划落实情况,并就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指导各市在扩大优质文旅产品供给、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强化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创新举办特色活动、选定重点片区谋求突破等方面持续发力,向着建设成为影响力广、辐射范围强的跨区域文化和旅游产业引领区前进。
二、 深化文旅融合,提升综合影响力。一是深度挖掘文化资源。近年来,指导各地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易县、武安市、涉县、涞源县4县市创建为省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邢台市连续举办三届太行山文化带建设交流会。组织专家深入挖掘考证地名文化、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苍岩山、仙台山、飞狐陉等标志性地名编入《河北地名文化探源》。围绕保护革命文物、发展红色旅游、弘扬太行精神,完成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涉县八路军129师司令部旧址、武安市晋冀鲁豫中央局和军区旧址等一批革命文物保护修缮工程,创排现代京剧《挂云山》、音乐剧《太行赞歌》等文艺作品,邢台市抗大陈列馆获评全国红色基因库建设单位。
二是强化品牌宣传营销。聚焦“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品牌,瞄准重点客群,赴京津、周边省份及云南、四川、湖北、上海、海南宣传推广,进一步提升太行山区域的知名度。与省内外主流媒体及新媒体平台合作,全方位宣传推广太行山沿线文旅资源产品,邀请王宝强等名人为家乡代言,联合东方甄选走进石家庄、邯郸等太行山沿线市县深度解读,促进太行山旅游发展。围绕打造京津游客周末休闲首选目的地,指导太行山沿线5个市立足地方特色,策划推出了诸多文化活动、旅游活动,并与营销宣传活动紧密衔接、互融共同,进一步丰富提升了太行山区域文化和旅游的内涵和魅力。其中,邢台市举办“青春涌动 活力泉城—大学生文旅体验生”活动,组织800余名文旅体验生赴太行山周边景区开展共计20余场活动,借助青春与活力的大学生群体宣介我省资源,网络话题热度持续增长;保定市组织拍摄完成了《非遗里的中国·河北篇》并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档,掀起强劲的河北非遗热;石家庄市春节期间在各景区把演出、民俗、庙会等内容相融合,打造出了一系列新奇有趣、丰富多彩的春节活动,上榜央视公布的南方居民前往北方十大热门目的地。
三、 践行“两山”理念,谱写绿色篇章。一是立足太行山区域资源优势,深入实施生态观光旅游提升工程、山地休闲度假旅游开发工程等,推动各类旅游产品迭代升级,成功打造一批高等级旅游景区,近年来,石家庄平山西柏坡、保定涞水野三坡、涞源白石山、易县清西陵、邯郸涉县娲皇宫、永年区广府古城创建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二是依托规模景区资源和生态优势,推动多业态绿色融合发展,近年来,太行山沿线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5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1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镇15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00个。狼牙山、骆驼湾入选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太行水镇、大激店入选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推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太行山沿线陈氏定窑、赞皇县原村土布、河北鑫特园林建筑雕塑(曲阳)入选2022年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同时,太行山区域涌现出了一批研学旅游、康养旅游、生态旅游、智慧旅游等新业态、新项目。
四、 坚持多措并举,提升产品质量。一是丰富产品业态。支持太行山沿线地区培育高品质文旅消费载体,建成鹿泉区龙泉古镇、涉县赤水湾太行民俗小镇等省级旅游休闲街区11个;保定易县恋乡太行水镇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石家庄市井陉县南横口陶瓷水镇等9家单位入选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保定市打造白石山温泉小镇等10个新业态小镇,推出非遗主题旅游线路5条。张家口市推出湿地公园、葡萄酒庄、温泉康养等新业态产品。石家庄市推出太行寻踪非遗游等线路10条。二是完善基础设施。指导各市县(区)稳步推进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加快构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太行山沿线5个市共建设旅游厕所1969座、旅游交通引导标识1100余个、县级以上游客服务中心22个,创新开通了北京至张家口、保定等地的多条京冀旅游直通车,建成自驾车旅居车营地12座,其中,石家庄花溪谷房车露营地成功创建国家4C级自驾车旅居车营地,更好满足游客多层次、个性化、品质化出游需求。积极推进运游服务产品提升,完成旅游风景道建设844公里以上,开通市县间旅游直通车线路30余条,串联整合太行山沿线文化和旅游资源项目,太行山旅游带旅游公路正在实现整合联动。组织搭建“乐游京津冀一码通”平台,三地2500余家文旅企业入驻,线上推广景区门票、酒店民宿等各种文旅产品和服务,集成建行、移动、中石油、中石化等合作方的优惠福利,囊括了旅游导览、VR展示、攻略游记等智慧化、便捷化内容,为游客提供数智化、品质化服务。
下一步,我厅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河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把建设好太行山旅游带作为建设旅游强省的关键环节和重点工作,精心谋篇布局,不断落实落细顶层设计,创新业态产品、提升旅游供给水平,持续丰富太行山区域旅游文化内涵,争取将太行山旅游带建设成为创新示范带、融合发展带、民生促进带、区域协同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