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政务云邮件系统 |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云业务中台系统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资讯网

对河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第1035号建议的答复

2024-06-03 10:00 

赵玉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戏曲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2020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的回信中指出:“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人才是戏曲事业发展的第一要素,是戏曲艺术薪火相传、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等重大利好政策的指引下,在从中央到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一批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领军人才和戏曲新秀脱颖而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省青黄不接、人才断档的问题。但囿于戏曲人才培养方式、培育周期的特殊性,戏曲人才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依然需要不断探索。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高度重视戏曲人才培养工作,花大力气、下大功夫,以多种方式推动优秀戏曲新人不断涌现。

一是聚焦调查研究,推动戏曲人才工作破题见效。2023年,省文化和旅游厅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聚焦全省专业艺术人才现状、人才需求和作用发挥情况,厅领导多次带队赴省直各文艺院团和厅直各文艺单位分门别类进行了走访调研并组织召开专题座谈,了解需求,解决问题,指导各单位结合实际制定了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对省内艺术人才尤其是戏曲人才现状进行系统梳理和摸底后,在厅领导带领下,前往湖北、浙江等省份进行了专题调研,学习人才培养的先进做法和经验。经过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开展调研,最终形成了《河北省戏曲人才调研报告》,客观分析我省戏曲人才发展现状并提出存在问题和下一步计划,着力把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破解人才队伍发展难题,推动人才队伍发展建设的实际成效。

二是聚焦平台建设,为优秀戏曲人才提供舞台和机会。近年来,省文化和旅游厅全方位谋划,全链条服务,狠抓平台建设,让更多优秀艺术戏曲人才“干”有舞台、“成”有机会。根据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围绕打造河北“北方戏窝子”的工作目标,结合河北戏曲资源丰富的优势,着力加强戏曲人才队伍建设。为解决我省在“中国戏剧梅花奖”这一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项连续三届落空的问题,经过深入研究分析,推出河北梆子青年演员郝士超角逐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邀请名家从剧目创排、视频制作、演出编排等各方面细致把关、反复打磨,最终郝士超位列榜首,成功“摘梅”。为进一步推出优秀青年戏曲人才,与著名戏曲主持人白燕升合作举办了京津冀河北梆子青年演员群英会,线上观看量超亿次。我省河北梆子剧院青年演员张警月、孙娜分获冠亚军,展示了我省青年戏曲演员的非凡实力,也进一步明确了戏曲拔尖人才的培养对象。

三是聚焦机制创新,推动人才工作实现新跨越。把培养拔尖戏曲人才、推动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作为戏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不断巩固人才队伍,拓展人才储备。实施文艺名家推树工程。为充分发挥戏曲名家的艺术智慧和传帮带作用,引领青年戏曲人才加快成长,促进戏曲艺术传承,推动河北戏曲繁荣发展,我们积极支持开展戏曲名家工作室建设,支持建设了彭蕙蘅、吴桂云、许荷英、李宏图、尚长荣等戏曲名家工作室,以名师带徒等方式发挥人才培养功能。实施中青年文艺人才“秀林计划”。积极为青年戏曲人才搭建平台,实施了中青年剧本扶持计划,邀请了宋宝珍、罗怀臻、赓续华等全国知名专家参与了剧本评审,提出意见建议,最终评选出十部优秀剧本予以资助,其中戏曲作品5部。实施文艺后备人才“春苗行动”。举办了河北梆子武戏人才培训班并成功结项。推动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复排了京剧《雁荡山》,并与省市戏曲院团合作,发挥戏曲人才培养阵地优势,开设河北梆子订单班、评剧订单班等。此外,积极助推青年戏曲人才参加各类人才培养项目,助推郝士超入选2023年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全国20人入选);推荐的邱瑞德入选了全国戏曲演员会演并荣获新时代中国戏剧(生行)中青年英才称号(全国5人入选);崔大磊、张佳2人入选青年戏曲创作人才研修班;卢楠、杨斌入选了京剧高级人才创作研修班。此外,围绕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的实施,组织开展了河北梆子武戏人才培训、皮影雕刻人才培训等多个艺术人才培训项目,集中培训了各类创作、表演、制作人才100多人,取得了良好效果。

对于您提到的“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加强戏曲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我们将会结合实际情况,持续推动国有文艺院团深化改革,持续培养推出优秀戏曲人才:

一是持续推动国有文艺院团深化改革。持续深入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深化改革的意见》有关精神,以及我省《关于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若干措施》,推动开展国有文艺院团社会效益考核工作,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以更多优秀作品传递真善美,引导艺术工作者自觉追求德艺双馨,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

二是积极搭建戏曲人才展示平台。2023年,我省先后举办了全国戏曲(北方片)会演、京津冀戏曲展演季等一系列戏曲活动,推动形成了“天天有演出、周周看大戏”的演出盛况,成功叫响了“北方戏窝子”文化名片。1月17日晚,在石家庄市成功举办2024年河北省戏曲春晚,30余位河北及河北走出去的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奖演员以及裴艳玲、尚长荣等戏曲名家同台献艺,全省各地代表性戏曲剧种参加演出,全面展示河北戏曲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为戏曲名家、戏曲新秀等提供舞台机遇,同时组织开展“遇见艺术”戏曲快闪,邀请戏曲名家走出剧场,走入公园、广场、社区,积极开展戏迷票友活动,让戏曲艺术接近群众,真正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三是建立常态化的人才引进扶持机制。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灵活运用各种戏曲人才引进和激励政策,努力形成促进文化人才竞相涌现的良好机制。充分利用全国地方戏曲北方会演、评剧艺术节、京津冀文化交流演出等多个平台,为更多青年人才提供艺术交流、艺术展示、艺术观摩的机会。创新用人机制,探索建立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专业人员能进能出、优秀人才大有作为的用人机制,努力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人才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