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共同主办,河北省群众艺术馆(省非遗保护中心)承办的2023“情系巴州”河北非遗对口援助交流活动在巴州成功举办。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翟玉虎,巴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一级调研员俞淑英,以及两地非遗传承人代表等50余人参加。活动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副处长(主持工作)王蓉蓉主持。
经验分享环节中,冀疆两地的非遗传承人欢聚一堂,共话传承发展。赞皇原村土布传承人崔雪琴、定兴京绣传承人田丽、定州炳济堂膏药熬制技艺传承人李鹏3位传承人代表先后发言,分享各自的传承、发展、保护与创新经验。非遗助力乡村振兴、传统技艺创新发展、传统医药的网络直播销售,这些成功的传承发展模式得到了巴州非遗传承人的热烈反响和共鸣,现场不断响起热烈掌声。此外,现场还展出定兴京绣、赞皇原村土布、安新芦苇画、涿州蛋雕、承德古琴斫制技艺、定州炳济堂膏药熬制技艺项目数十件非遗精品,让与会人员充分领略了河北非遗的鲜明特色、独特技艺和丰富内涵。
作为此次交流活动的创新举措,在“河北-巴州非遗项目手拉手”结对子环节,冀巴两地文旅部门按照项目技艺特点相近、传承发展方向相同的原则,促成了定兴京绣与巴州回族刺绣、赞皇原村土布与维吾尔族帕拉孜纺织技艺、安新芦苇画与巴州芦苇画、涿州蛋雕与蒙古族骨雕技艺、定州炳济堂膏药熬制技艺与蒙古族医药、承德古琴斫制技艺与新疆蒙古族托布秀尔制作技艺6对非遗项目达成了一对一帮扶。通过结对帮扶,进一步深化两地传承人与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在保护理念、传承措施、创新发展方面交流互鉴的同时,还将拓展范围和工作方式,以点带面,加力升级,推动两地非遗项目在更高层面、更大领域实现合作发展、融合发展。
在非遗保护成果资源捐赠仪式上,河北向巴州赠送了一批整理出版的非遗图书和教学视频成果资料,提供给巴州进行交流学习。
翟玉虎在活动中讲话指出,一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对口援疆工作的重要意义。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8月26日在新疆重要讲话的精神,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建设美丽新疆。要深刻认识文旅援疆工作的重要意义,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推进“文化润疆”工程和“旅游兴疆”战略。二要突出资源优势,在促进冀疆繁荣发展中贡献非遗力量。两地要切实发挥非遗在促进经济发展、城乡建设、社会治理、民生改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三要确立长效制度,推动冀巴文化旅游交流合作高质量发展。要立足文化和旅游工作特点,建立科学有效的机制和措施,用好文化和旅游丰富资源,全面推动对口援疆工作升级加力,持续增进冀疆两地文化和旅游交往交流交融。要进一步优化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措施,拓展工作领域,助力巴州全面实施“文化润疆”工程和“旅游兴疆”战略,不断把河北文旅援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本次活动是在参加完文化和旅游部统一组织的2023“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19省市非遗展后,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从非遗保护领域对于对口援建地区的主动对接。近年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全面贯彻落实河北省委、省政府“新疆的事就是河北的事”的重要要求,始终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充分发挥河北的人才、资源和市场优势,着力实施交流合作、宣传推广、数字赋能、人才培育等工程,并取得了显著成效。2023“情系巴州”河北非遗对口援助交流活动是今年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援疆活动的一项具体举措,对扎实开展“文化润疆”工程,进一步增进河北对口支援地区巴州的文化交流将产生积极作用。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8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