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政务云邮件系统 |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云业务中台系统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资讯网

对河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1141号建议的答复

2023-05-12 16:41 来源: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

许红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乡村振兴的产业化相互赋能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省积极推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中共河北省委办公厅、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非遗要融入重大国家战略、重大工程,申报建设国家级助力乡村振兴试点,建设省级助力乡村振兴试点、省级传统工艺工作站和非遗工坊。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了《“十四五”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将“积极推进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列为重点任务。全省深入挖掘传承、创新利用当地非遗资源,积极推动非遗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使非遗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非遗工坊是非遗赋能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各地依托各类非遗项目或传统手工艺开展非遗保护传承,带动当地人群就地就近就业。目前,我省由文化和旅游、乡村振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共同认定的非遗工坊共计572家。其中“定瓷烧制:让传统技艺成为致富手艺”“衡水内画:走出传统工艺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子”“赞皇土布:好手艺带领妇女就业增收”“曲阳石雕:雕刻就业创业的幸福画卷”“黄骅面花:面花里的脱贫滋味”5家工坊成功入选2022年度全国“非遗工坊典型案例”。这些工坊大多分布于民间乡村,在乡村振兴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下一步,我省将重点围绕一下方面推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政策支持,出台《河北省非遗工坊认定与管理办法》,用更有力、更精准有效的扶持举措,进一步推动非遗工坊建设。二是组织举办全省非遗助力乡村振兴交流对话活动,以省级助力乡村振兴试点为抓手,探讨分析试点县重点非遗项目在带动地方群众就业增收,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形成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工作模式,逐步形成具有河北特色的路径与方法。三是在2023年河北非遗购物节等活动中,设置非遗工坊产品销售专区,拓展非遗产品销售渠道,提升非遗知晓度。四是支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在社区、乡村等建立非遗工坊、传承所、大师工作室等,加强非遗传承保护。五是发挥好财政职能作用,通过中央和省级非遗保护资金对我省非遗研究、保护、传承、利用、传播等工作给予资金支持。六是传承和发展非遗产业,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发挥龙头带头作用,做大做强做优非遗产业。七是支持非遗工坊发展,利用县企合作恳谈会这个平台,为有非遗产业发展基础的县市区,按照自愿原则与京东、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企业进行沟通对接,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八是支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继续加大对试点县的支持力度,更好的发挥非遗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