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政务云邮件系统 |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云业务中台系统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资讯网

对河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1063号建议的答复

2023-05-12 16:36 来源: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

任志宏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持续加强泥河湾研究和保护利用工作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 关于加大泥河湾考古发掘和本土人才培养

泥河湾是世界著名的旧石器时代考古和第四纪地质学研究的圣地。省文物局始终高度重视泥河湾遗址的考古研究工作,数年来联合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开展考古发掘工作,并取得重要收获。2021年,成立泥河湾研究中心和旧石器时代人类演化与遗传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泥河湾工作站,极大地改善泥河湾考古研究的软硬件基础,提高泥河湾在科学研究、国际交流等方面的水平和影响力。2022年4月,省委编办批准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增加编制104名,现有事业编制共计180名。“十四五”期间,省文物局将督促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积极对接高等院校考古专业毕业人才,进一步充实我省旧石器时代田野考古专业人才,完善我省旧石器时代考古人才体系。同时,支持阳原县科研人员参加各类文物考古理论研修和专业训练,鼓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北省泥河湾研究中心)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签订院校合作共建协议,积极引进高层次高水平专业人才,提升我省旧石器时代考古科研人才理论水平和考古技能。

继续支持高校考古学科建设,助力泥河湾旧石器考古研究。2016年,我省启动“双一流”建设,将河北师范大学考古学科纳入河北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序列,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后续,在河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中,会继续支持河北师范大学考古学、河北地质大学地质学等学科建设,支持河北师范大学考古学、河北地质大学地质学专业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二、 关于加大泥河湾保护利用支持力度

泥河湾遗址群的保护利用工作一直是省文物局重点工作内容,近年来围绕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实施泥河湾遗址群石沟遗址本体保护、泥河湾遗址群虎头梁(于家沟)西白马营遗址养护等一系列保护利用工程,有效提升了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展示利用水平,2022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形成了一个集参观、学习、科研、研学于一体的文化旅游胜地,成为宣传展示泥河湾古人类文化和旧石器时代考古的重要窗口。省林业和草原局为规范保护区管理,先后制定《河北泥河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化石管理办法》《泥河湾保护区古生物化石藏品征集办法》等规章制度。

下一步,一是继续推进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工作,组织做好泥河湾遗址群的文物本体保护、环境整治等文物保护工作,及时督促相关部门加快文物保护工程项目的实施进度,全力提升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利用和展示水平;二是加强泥河湾旧石器时代考古基础研究工作,做好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以泥河湾盆地为重点的华北早期人类演化与适应研究”,支持开展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鼓励多学科联合攻关,将泥河湾研究中心建设成世界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圣地;三是充分发挥泥河湾遗址博物馆在遗址保护利用方面的作用,博物馆预计于2023年底完成主体及其附属设施,省文物局作为全省博物馆行业的主管部门,将根据博物馆建设、管理中的现实需要,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和服务;四是省林业和草原局将按照国家和省关于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安排部署,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监管力度。

三、 关于强化泥河湾品牌宣传力度

国家文物局同意指导泥河湾遗址申报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我们将按照要求做好申报各项准备工作。一是充分利用泥河湾丰富的旅游资源、科学研究资源、人文教育资源、革命历史资源等,依托成熟的“东方人类的故乡”等文化名片,打造一批文旅融合类研学基地,助力生态旅游和特色产业发展,关注并支持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申报第四批河北省中小学生劳动与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二是鼓励中小学校组织师生到泥河湾开展研学活动,深入了解泥河湾重大的科学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增强文化自信;三是积极开展科技活动周、世界地球日、自然遗产宣传等科普宣传;四是省科协计划将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纳入河北省全民科学素质示范单位,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