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春玲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我省文旅、燃气安全行业数字平台,推动我省相关产业链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开展了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和公共文化云建设,以进一步提升全民阅读、全民艺术普及等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为进一步提升全省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按照上级要求,科学统筹中央补助资金,一体推进省级和市级公共文化云平台建设,开展了推动脱贫县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示范项目、公共文化云及数字资源库建设示范项目、智慧图书馆建设示范项目。推动建设河北公共文化云大数据中心,实现与旅游云在河北政务云一体化部署,全省公共文化省、市级数据中心节点初步形成。建设河北省公共文化机构信息管理系统(冀文通),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机构组织管理在线化、业务流程数字化。进一步完善河北公共文化云看直播、享活动、学才艺、订场馆等11个核心功能,河北IN冀服务平台上线运行,日活跃用户超过1万人,秦皇岛、唐山、廊坊、沧州、保定、张家口等六个市级公共文化云示范平台建设完成并实现与省级平台互联互通。做好省图书馆智慧图书馆支撑平台建设,构建河北特色全省分级分布式数字文化资源,建设公共文化大数据中心,大力发展适于移动互联环境的数字文化产品,实现供需精准对接,服务便捷高效。在推进项目建设过程中,鼓励各地通过购买服务、委托运营、合作共建等方式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倡导省市一体推进智慧图书馆、公共文化云项目建设,统一建设标准,实现平台互通、数据共享。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序推进。
为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省文旅厅将原旅游云拓展升级为文化和旅游云。一是建设文旅数据中心。云平台实现了“一平台一入口”建设,有效整合了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所有应用系统和网站,实现了21个常用业务应用系统、24个网站和新媒体平台的一站式登录,实现了各业务应用系统与云平台数据的融会贯通,实现了17类常用业务数据的可视化展示,切实解决数据碎片化的问题,有效提升文旅行业智慧化管理水平。二是建设文旅视频会议系统。完成文化和旅游部、省、市、县(区)和厅直各单位的视频会议网络,覆盖全省13个市、雄安新区和140个县(区)文旅部门及厅直属单位15个会场。三是建设文旅产业运行监测与应急指挥平台。加强景区可视化、网络化管理,目前实现对全省359家3A级以上景区视频监控全覆盖,1531路摄像头画面接入云平台。四是启动数据平台完善提升行动。印发《河北省文化和旅游数据平台完善提升工作方案》,组织召开动员部署视频会议,摸排厅系统数据情况,汇聚接厅内11个业务应用系统数据。五是开展业务中台建设。通过业务中台实现省(含厅直单位)、市、县三级业务工作协同,实现灵活的数据表单填报、文件报送、数据汇总统计和展示功能,支撑数据常态化采集汇集。六是建设“文旅云”微信小程序。为进一步优化“河北文化和旅游云”平台的使用场景,提高云平台的使用效率,充分利用微信小程序不用下载、无需安装、安全稳定、保密性强等特点,方便各业务处室人员查询文旅业务数据,开发建设了“河北文旅云”微信小程序。
省文旅厅充分利用“互联网+演艺”模式,依托“河北文化和旅游云”打造了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河北省云观摩系统,方便大众进行线上观摩,创新性展示艺术发展成果。建设“云剧场”,举办“云展览”,对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27部剧目进行“云直播”,通过艺术展墙形式,展示266件全国优秀摄影作品,充分体现艺术科技融合,打造“永不落幕”的文化资源展馆。
下一步省文旅厅将继续加快推动我省文旅数字平台的发展:
一、 做好信息系统的升级和运行。一是持续推进“文化和旅游云”升级改造,提升平台服务功能,继续开展数据整合提升专项行动,加大数据整合力度,提高数据中心数据存量和分析能力。二是持续建设产监平台,加强景区监控视频的部署和运维,提高视频数据在线率。三是做好信息系统运行服务,做好视频会议运维服务和技术升级,保障部、省、市、县(区)四级视频信号畅通。四是推进各地市建设文旅数据中心,省市文旅数据实现互联互通。
二、 拓展优化“一部手机游河北”(乐游冀)平台功能。推动省市平台实现数据互通,为游客提供集“资源展示、信息查询、预约预订、导航导览、娱乐互动、在线商城”等功能为一体的一站式智慧化服务。
三、 推进旅游景区智慧化建设。开展第三批智慧旅游景区示范点创建工作,示范引领全省旅游景区智慧化建设提档升级。重点抓好4A级以上旅游景区信息化建设,推动景区智慧管理、智慧服务和智慧营销能力进一步提升。
四、 推进文旅场景数字化应用。充分挖掘全省智慧文旅创新发展成果,突显数字化创新实践对文化和旅游行业引领示范效应,展示推广文旅行业数字化、智慧化发展典型做法,开展全省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实践案例征集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