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大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健康引导乡村休闲旅游发展,助力河北省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乡村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民富裕、实现产业兴旺、坚持生态宜居的重要发展手段之一。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关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以文化和旅游产业为切入点,以乡村振兴为目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助力乡村振兴取得扎实成效。截至目前,全省共有2500多个村发展乡村旅游,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55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243个,全省乡村旅游接待人数达9860人次,总收入268亿元。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顶层设计不断加强,乡村旅游政策体系日臻完善。
制定印发《2022年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工作的实施方案》《2022年全省精品民宿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年全省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系列培训方案》,联合14个省直部门制定印发《河北省关于促进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引导乡村民宿规范发展。编制完成《河北省乡村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报告》及《乡村旅游发展指引》,为乡村旅游精准定位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二是强化典型引领,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开展2022年度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遴选工作,河北17名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示范导向作用的带头人入选全国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开展第四批乡村旅游重点村镇评选工作,在全省培育发展了38个业态产品新、带动能力强、服务水平高的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并择优推荐7个村、3个镇入选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河北省保定市恋乡·太行水镇乡村综合体驱动农村三产融合典型案例,入选2022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张家口市德胜村、保定安格庄村入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文旅部制作的大型文旅探访节目《山水间的家》,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
三是加大扶持支持力度,实施精品民宿培育专项行动。开展民宿摸底调查工作,针对每个民宿建档立卡,系统掌握民宿的基本情况、经营情况,动态掌握我省民宿行业发展现状。组织开展精品民宿创建工作,从全省遴选100家“冀忆乡居”精品民宿创建单位作为年度重点培育扶持的对象,全方位提升民宿创意设计、功能业态、设施设备、运营管理、服务质量、发展模式和综合效益。邀请省内外知名品牌企业和专家建立精品民宿发展帮扶团队及网上帮扶平台,实施精准匹配“登门帮扶”。组织举办全省乡村精品民宿培育提升分享交流活动,搭建扶持引导、学习交流平台。为全省民宿高质量发展破解难题、赋能提质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开展“线上+线下”服务质量专题培训,举办全省乡村民宿优秀案例发布活动,培育一批优秀的民宿运营管理和服务专业人才。
四是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依托“河北文化和旅游网络学院”“冀旅学堂”双平台,举办乡村旅游管理人员培训班和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班,对接省外知名专家录制35门专业课程,重点培训旅游企业负责人以及乡村旅游景区、乡村民宿经营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4000余人次。与省台办、省农业农村厅,联合举办第五届“冀台同韵·美丽乡村”全省乡村振兴带头人素质提升计划培训班,培训1700人次,构建适应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体系。
五是开展乡村旅游宣传推广系列活动,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增速。举办“大美燕赵·冀忆乡情,周末到河北——乐享乡村好时节”线上推广活动,发布推广亲子研学、康养度假、户外拓展、观光旅拍、民俗体验5大主题100个乡村旅游目的地和“冀忆乡居·百佳特色精品民宿”,通过“河北乡村游”小程序、“乐游冀”小程序、美团河北文旅品牌馆“冀乡有礼”专题网页,全面展示我省乡村旅游新产品,借助央级、省级媒体平台、进行全网宣推, 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组织举办“微游河北·乐享身边的美”、“青春之约·河北青年研学旅游”等宣传推广活动,发布“微游河北·乐享身边的美”百条线路册。开展“小镇故事多”系列专题片推广活动,通过视频“微纪录”的形式深度挖掘文旅小镇主题特色、创建路径、发展成果、成功经验等,树立行业标杆,同时,面向大众游客展示小镇的多元旅游业态及发展中的小故事,带动乡村旅游经济效益提升。
提案对我省在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认识客观、定位精准,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富有建设性。提案中的“多个项目打包管理”、“乡村租住民居托管服务”、“防止利用乡村旅游进行地产开发”等建议,为我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对下一步我省开展乡村旅游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我们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做好乡村旅游开发工作:
一是完善乡村休闲旅游顶层设计。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省乡村振兴领导小组有关乡村振兴实施意见,细化工作任务,制定《2023年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工作的实施方案》。深入落实《关于发展旅游业促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河北省 2023 年脱贫地区产业帮扶工作要点》《河北省关于促进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乡村旅游发展指引》《河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引领全省乡村旅游优质化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二是实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提升计划。实施乡村旅游标准化建设行动,编制《河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与集聚区建设指南》,以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乡村旅游集聚区为核心,以游客中心、标识标牌、旅游厕所、生态停车场、购物店、环卫设施、旅游路、休息设施等八大服务设施为重点,提出服务设施的建设规范和设计示例。联合金融机构、规划机构、培训机构,在专项贷款、规划设计、运营管理、服务培训、宣传推广等方面实施“五帮扶”计划,培育一批旅游名村、名镇、名宿等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的旅游龙头产品,不断提升全省乡村旅游发展的竞争力和影响力,2023年再扶持培育出30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
三是实施美丽休闲乡村提升计划。以产业优势鲜明、服务设施完善、乡风民俗良好、品牌效应明显为标准,开展美丽休闲乡村建设。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统揽,以人居环境清洁、建筑风貌美观、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健全、特色产业壮大、乡村治理有效为主要目标,按照“环、带、片”整体布局要求,持续提升美丽乡村建设质量和水平,着力打造一批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宜居宜业宜游的新时代美丽乡村,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提供有力支撑。深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多重功能,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等新业态按照建设规划科学、经营管理规范、基础设施完善、产业业态丰富、生态效益显著的标准,开展休闲农业精品园区建设。
四是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贯彻落实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门《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精神,以文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继续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五个100”的评定和培育工作,推出一批可复制、可借鉴的工作模式和示范样板。选择区域内基础好、潜力大、文化产业特色明显的省级试点县,加大培育创建力度,择优推荐国家级试点县,力争让河北成为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试验区和先行区。
五是实施乡村精品民宿培育提升计划。遴选“冀忆乡居”百佳精品民宿创建单位,组织全省乡村民宿发展供需对接交流活动,搭建学习交流、供需对接平台,强化扶持引导,整合省内外知名企业和专家建立帮扶团队,开展“登门帮扶”,有效提升民宿创意设计、功能业态、设施设备、运营管理、服务质量、发展模式和综合效益,培育乡村民宿(农家乐)转型升级的示范标杆,推进全省乡村民宿提质升级、聚集发展,以精品民宿带动乡村休闲旅游发展。
六是加大乡村旅游宣传推广力度。围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提振乡村旅游消费,强化乡村旅游资源产品宣传。谋划实施美丽休闲乡村媒体行活动,围绕农时季节和重点节假日,以“春观花、夏纳凉、秋采摘冬农趣”为主题,邀请河北新闻网、河北日报客户端、今日头条、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官网官微、交通 946、广播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开展组团式、沉浸体验式参观,以新闻采风、小视频、游记、专题纪录片、网红打卡、主题展览等方式向社会各界推介河北省条休闲农业精品线路,向社会各界宣传河北休闲乡村旅游,宣传推广河北乡村旅游产品,挖掘我省休闲农业的独特魅力,吸引更多省外游客。
七是强化乡村旅游资金保障。鼓励各地设立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农家乐改造等。统筹利用旅游专项资金、涉农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各类资金,加大对乡村旅游相关项目和设施的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参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激发民间活力,盘活乡村旅游资产。创新乡村旅游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探索通过林权抵押贷款、信用贷款等方式,拓展乡村旅游融资渠道。继续开展乡村振兴系统招商引资工作,指导各地立足资源禀赋,重点围绕特色产业、乡村旅游开发等项目进行招商,加强县企合作,促进县域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带动农户稳定增收。
八是加强乡村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送教上门”培训,提前征集培训需求,选取省级及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根据重点村的发展需要,有针对性的选择智库专家,进行现场授课,培训对像包括乡村旅游重点村干部、乡村旅游景区、农家乐与民宿经营户、特色技艺传承人、乡村旅游创客等从业人员。线上依托“河北文化和旅游网络学院”、“冀旅学堂”小程序推出“云课堂”;线下开展订单式精准培训服务,全面提升培训效能,为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力。搭建“冀忆乡村”线上帮扶平台,邀请省内外专家和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负责人入驻平台,全年在线对乡村旅游资源挖掘、产品开发、发展规划、景区创建、项目包装、品牌运营、市场营销、服务技能等方面提供决策咨询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