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萌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红色资源数字化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红色资源的关注和重视。您的建议非常中肯和有借鉴意义,我们将在下一步工作中认真思考,力争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主动对接乡村振兴、京津冀协同发展、长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战略任务,深入挖掘红色资源文化内涵,着力抓好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加强科技应用和创新、积极推进业态融合发展、全面提升红色旅游服务质量和规范化水平,充分发挥红色旅游在学习领悟党史、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促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将红色旅游打造成为全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和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有力支撑。
到2025年,红色旅游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教育功能更加凸显,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明显提升。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体系不断充实完善,基础设施条件和服务品质进一步提升,红色旅游创新能力显著提高。革命老区等红色资源聚集地区强村富民效果更加突出,群众参与积极性和满意度显著提高。全省红色旅游接待人数进一步增长,占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比例持续提升,全省红色旅游市场规模位列全国前列,河北成为全国红色旅游发展典范和极具吸引力的红色旅游目的地。
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提出:一是加强顶层设计。2022年8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实施方案》,为我省推动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工作,完善顶层设计,明确了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二是精心谋划开展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红色基因试点工作。借助采集设备技术及专业人才对西柏坡、李大钊纪念馆文物、纪念碑(塔)、旧址等进行二维三维和全景空间数据采集;按照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统一标准要求,开发建设西柏坡、李大钊纪念馆底层关联集成系统,实现红色文化数据的专业化标注和关联。三是安排资金保障项目建设。每年省财政通过省级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红色基因试点建设。
下一步省文化和旅游厅将继续加快推动我省红色资源数字化的发展:
一、 推动经典景区完善优化
一是完善优化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围绕革命、建设、改革、新时代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重大节点,深入挖掘骆驼湾村、顾家台村、塔元庄村、北庄村、塞罕坝机械林场、岗底村李保国纪念馆、雄安新区规划展示中心等景区景点蕴含的新时代红色精神,研究确定一批重要标识地,并积极推进纳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二是大力提升经典景区服务接待能力。提升红色经典景区的纪念馆等纪念设施展陈水平,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全息影像等先进技术手段,利用新技术活化展陈形式,丰富纪念馆展陈内容。三是打造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以西柏坡、八路军129师纪念馆、白洋淀、狼牙山、李大钊故里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为核心,打造一批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
二、 不断推进产品服务创新
一是推动新时期红色旅游产品开发。深入挖掘河北省反映改革开放、新时代等重大主题的红色资源,推出张家口802军事演习国防教育基地、“太行新愚公”李保国奋斗过的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生动范例”塞罕坝、“脱贫攻坚号角吹响的地方”骆驼湾、“中国首次冬奥承办地”崇礼、“千年大计”雄安新区等一批主题突出、品质优良、影响力广泛的红色旅游产品,扩大红色旅游景区队伍、展示党和人民在新时代的伟大成就。二是加强红色题材文创开发和艺术创作。依托河北省各级文创和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紧扣红色文化主题,研发河北特色的红色纪念品、红色生活用品、红色学习办公用品、红色工艺美术品等。三是提升红色旅游智慧化服务水平。不断完善红色旅游数字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应用场景,打造红色旅游数据产品和服务体系,完善全省红色旅游景区网上预约、虚拟导览、智能讲解、体验交流、问题反馈等线上服务功能,积极推进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全息投影、裸眼3D等技术在景区的应用,提升游客的沉浸式游览体验。支持西柏坡纪念馆、八路军129师纪念馆等具备条件的景区布局智能咨询服务设施、搭建游客流量监测管理系统,提升景区管理服务水平。
三、 着力创新传播推广方式
一是开展红色旅游系列宣传活动。紧密结合建党、建军、建国、烈士纪念日等重大纪念活动及重要节假日,整合相关红色资源、景区、线路信息,组织好红色旅游特色宣传推广活动。利用国内大型旅游交易会、红色旅游博览会等专题会展,宣传河北红色旅游。二是推进红色旅游优秀作品创作传播。以“讲好河北红色故事”为中心,依托各级各类出版传媒单位特别是省属龙头企业,围绕河北大地涌现的重要革命人物、英雄事迹和重大历史事件,策划编辑出版河北红色文化主题书籍刊物、音像产品和影视作品。三是创新红色旅游传播手段。用好中央级主流媒体平台和我省旅游系统宣传信息报送网络,深化与省级重点媒体的战略合作,联合策划红色旅游品牌栏目和重点宣传活动,宣传我省红色旅游发展的新进展、新经验、新趋势。鼓励红色旅游景区和纪念场馆利用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平台开展红色旅游宣传推广,打造红色旅游新媒体“爆款”产品。
四、 建设人才培养培训体系
建设红色旅游人才培养体系,优化红色旅游人才梯队架构,完善人才成长机制,吸引旅游规划设计、展陈管理等相关专业人才到革命老区、红色景区就业创业。加强红色旅游讲解队伍建设,建立线上“云课堂”、线下培训班相结合的红色旅游讲解员定期培训机制,支持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培养,合理设计职业晋升路径,加强红色旅游讲解员从业资格培训,培育一批“金牌讲解员工作室”“五好讲解员工作室”,全面提升红色旅游讲解员职业能力。依托相关研究机构、高校、社会组织等建设高水平红色旅游智库,加强红色旅游理论研究,支持红色旅游职业教育发展,加强红色旅游景区与职业院校人才合作,加强红色旅游志愿者队伍建设,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构建红色旅游人才奖励激励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