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政务云邮件系统 |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云业务中台系统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资讯网

对政协河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181号提案的答复

2023-05-12 15:35 来源: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

民建河北省委: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省十分重视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以乡村旅游切入点,依托太行山地区丰富的传统村落资源,实施了田园观光、乡村度假、文化体验、乡村美食、乡村节庆、乡村养老、乡村研学、乡村运动、乡村购物等系列乡村旅游品牌塑造工程。培育出以蔚县古堡群、井陉古村镇、邢台古村等传统村落为载体的乡村民宿、专题博物馆、传统技艺体验、文艺创作、采风摄影、旅游演艺等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和业态。打造了井陉于家石头村、涉县王金庄、涉县赤岸、邢台英谈、沙河王硇、阜平骆驼湾等一批知名传统村落旅游村和乡村旅游示范村。传统村落文化旅游已经成为我省乡村旅游的一大亮点,成为保护传承利用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各相关部门的配合下不断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截至目前,我省共有 232 个河北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其中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40个,中国名镇名村数量在全国排第 7位。全省共有 276 个中国传统村落,数量在全国排第 12位,北方地区第 2位。

提案在深入分析我省传统村落总体情况的基础上,对我省在传统村落保护、开发工作中存在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且客观精准并富有建设性,特别是提案中所提到的“构建乡村振兴一盘棋”“做好古村落宣传推介”“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保护开发”等建议,为我省古村落保护开发以及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及可操作性。

下一步我们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河北省传统村落文化和旅游的保护和开发工作:

一、 挖掘文化内涵,打造核心旅游产品

一是加强传统村落旅游资源保护。贯彻落实《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旅游资源普查工作的通知》要求,摸清全省旅游资源家底,掌握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资源保存情况以及社会经济基本情况,提高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和管理水平,健全传统村落保护开发长效机制与监管机制。二是开发乡村文化旅游产品。突出保护、古为今用,深入挖掘古村古镇、传统非遗、农耕文化、乡村民俗、优秀曲艺等文化资源,在保护的基础上创新利用,打造一批既有“乡土味”又有“文化味”“休闲味”的乡村文化旅游产品。三是创新特色旅游业态依托本地特色文化资源,加强文化创意植入,提升旅游品位,丰富旅游业态,增强产品吸引力,培育以蔚县古堡群、井陉古村镇、邢台古村等传统村落为载体的乡村民宿、专题博物馆、传统技艺体验、文艺创作、采风摄影、旅游演艺等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和业态,为游客提供更多特色突出的优质产品和服务。四是完善保护规划体系。组织各地对新公布的传统村落组织编制保护发展规划,科学划定保护和控制范围,重点保护传统格局、历史街巷、传统建筑以及历史环境要素等内容。五是加快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示范项目进度。指导井陉县落实中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示范县工作要求,加快实施年度实施项目,探索符合当地实际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六是持续实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程。严格落实保护规划,对传统建筑进行修缮,对影响整体风貌的进行整治,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持续性。

二、 完善公共服务,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一是提升旅游服务设施。持续实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程,严格落实保护规划,对传统建筑进行修缮,对影响整体风貌的进行整治,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持续性,完善停车场、旅游厕所、标识标牌、医疗急救、旅游集散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着力改善村庄道路、给排水、供电、交通等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承载能力和便捷程度,强化传统村落旅游接待能力。二是开展援助扶持专项行动。邀请省内专家、企业家等高级人才定期指导传统村落关于策划规划、产品业态创新、管理服务提升、拓宽投融资渠道等问题。指导井坠县等地落实中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示范县工作要求,加快实施年度实施项目,探索符合当地实际可复制、可推广经验。三是推动传统村落智慧旅游建设。完善无线设备、智能摄像头等设施,支持传统村落食宿、土特产品等接入互联网平台,提高旅游管理运营和服务效率。培育从业人员互联网使用技能,提升互联网营销推广效果。

三、 加强政策引导,创新要素保障机制

一是完善保护规划体系。组织各地对新公布的传统村落组织编制保护发展规划,科学划定保护和控制范围,重点保护传统格局、历史街巷、传统建筑以及历史环境要素等内容。二是制定乡村旅游发展方案。结合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省乡村振兴领导小组有关乡村振兴实施意见,制定《2023年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工作的实施方案》,细化工作任务并落实各部门责任。加大对乡村旅游重点村、传统村落的支持扶力度,支持传统村落创建乡村旅游重点村,引领乡村旅游加快升级。三是着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兴旅、人才强旅”战略,进一步创新培训工作思路,依托河北文化和旅游网络学院”、“冀旅学堂”小程序、订单式精准培训服务等方式,全面提升培训效能。加强旅游人才引进,重点吸引大学生村官、乡村旅游管理和专业人才、旅游职业经理人等群体回乡创业,提高传统文化传承能力。四是多渠道融资,保证经费保障。出台相应优惠政策,联合金融机构、国企、旅游开发公司等主体,大力开展旅游招商,拓展融资渠道,引进资金参与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五是强化宣传引导。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围绕传统民俗、民宿、美食等旅游资源进行宣传推介,推广省内传统文化产品,展示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的魅力,吸引省内外游客。举办“河北非遗购物节”、大型旅游展销会等大型活动,广泛发动省内外文旅企业、非遗工坊、非遗企业等参加活动,加强传统文化宣传,普及保护知识,增强全民保护的自觉性,营造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传承的良好氛围,推动省内外文旅企业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