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河北省委: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健康引导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省文旅厅开展系列举措,大力推动河北乡村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健康引导乡村休闲旅游发展。制定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联合14个省直部门制定印发《河北省关于促进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引导乡村民宿规范发展。编制完成《河北省乡村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报告》及《乡村旅游发展指引》,为乡村旅游精准定位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二是强化典型引领,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以创建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为抓手,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品质。截至目前,我省共创建55个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和243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针对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在旅游规划、专项资金、人才培训、宣传推广、项目对接等方面予以支持,培育乡村旅游示范标杆,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三是加大专业人才培养,提升服务水平。通过举办乡村旅游管理人员培训班和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班,培训旅游企业负责人以及乡村旅游景区、乡村民宿经营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不断提升乡村旅游专业服务水平。四是建立信息监测系统,提升乡村旅游管理信息化水平。建立了“省、市、县、村”四级联动的全省乡村文化和旅游资源开发管理信息监测系统,对乡村旅游资源、产品、项目、数据实行规范化、动态化、智慧化管理。全面摸清掌握乡村旅游底数,为行业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针对贵单位提出的五方面问题和三大方面建议,我们今后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 完善乡村休闲旅游顶层设计。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省乡村振兴领导小组有关乡村振兴实施意见,细化工作任务,制定《2023年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工作的实施方案》。深入落实《关于发展旅游业促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河北省关于促进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乡村旅游发展指引》《河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引领全省乡村旅游优质化发展。聚焦“两核五翼”重点区域,推动休闲农业聚集布局,“两核”即环京津雄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周边,打造综合性高品质的“休闲农业精品园区”;“五翼”即太行山一燕山、大运河一沱河、坝上草原沿渤海、京张奥运走廊等沿线,开发观光农业、休闲采摘、农耕体验、亲子研学、健康养生等业态。
二、 实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提升计划。实施乡村旅游标准化建设行动,编制《河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与集聚区建设指南》,以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乡村旅游集聚区为核心,以游客中心、标识标牌、旅游厕所、生态停车场、购物店、环卫设施、旅游路、休息设施等八大服务设施为重点,提出服务设施的建设规范和设计示例。联合金融机构、规划机构、培训机构,在专项贷款、规划设计、运营管理、服务培训、宣传推广等方面实施“五帮扶”计划,培育一批旅游名村、名镇、名宿等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的旅游龙头产品,不断提升全省乡村旅游发展的竞争力和影响力,2023年再扶持培育出30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
三、 实施乡村旅游产品提升计划。注重乡村旅游地区“三产”融合,着力推动乡村旅游与农业、工业、体育、康养、科技、教育、商贸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一批乡村旅游融合产品。指导有发展条件的乡村发展民宿客栈和小型度假村,带动餐饮购物、户外运动、文化创意产品和养生养老产品的开发。深入推进“创意进乡村”,积极引导创意包装和设计机构与村镇对接,结合省文创大赛举办,开发一批特色农品、土特产品、创意美食、传统工艺美术品、民间工艺制品等文创产品,加快土特产品和乡村工艺品文创化。
四、 实施乡村精品民宿培育提升计划。支持农民直接经营或参与经营的乡村民宿、农家乐特色村(点)发展,遴选“冀忆乡居”百佳精品民宿创建单位,整合省内外知名企业和专家建立帮扶团队,开展“登门帮扶”,有效提升民宿创意设计、功能业态、设施设备、运营管理、服务质量、发展模式和综合效益,培育乡村民宿(农家乐)转型升级的示范标杆,以精品民宿带动乡村休闲旅游发展。
五、 加强乡村旅游餐饮食品安全检查。强化各部门协作,持续深化农村食品安全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制售“三无”食品,假冒食品、劣质食品、过期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推动大型食品企业建立农村地区统一配送渠道,提高农村食品市场供给和质量安全水平。督促乡村旅游景区餐饮服务提供者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建立食品安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机制,食品安全员每日开展食品安全检查。强化乡村旅游景区餐饮服务提供者的日常监督检查,深入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依规进行严厉处罚。
六、 加大乡村旅游宣传推广力度。围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提振乡村旅游消费,强化乡村旅游资源产品宣传,谋划实施美丽休闲乡村媒体行活动,通过邀请媒体记者、主播网红、旅行达人等各种媒体开展组团式、沉浸体验式参观,以新闻采风、小视频、游记、专题纪录片等形式,策划和挖掘我省休闲农业的独特魅力。在各类文旅宣传推广活动期间,通过多种形式推介展示乡村旅游资源,宣传推广河北乡村旅游产品,吸引更多省外游客。指导乡村旅游重点村加强文旅产业项目谋划,在省旅发大会、“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等平台宣传推介乡村文旅项目,鼓励支持乡村旅游企业和重点旅游乡村参加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等省内外大型旅游展会,推动省内外乡村文旅企业交流合作。
七、 加强乡村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送教上门”培训,提前征集培训需求,选取省级及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根据重点村的发展需要,有针对性的选择智库专家,进行现场授课,培训对像包括乡村旅游重点村干部、乡村旅游景区、农家乐与民宿经营户、特色技艺传承人、乡村旅游创客等从业人员。线上依托“河北文化和旅游网络学院”、“冀旅学堂”小程序推出“云课堂”;线下开展订单式精准培训服务,全面提升培训效能,为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力。搭建“冀忆乡村”线上帮扶平台,邀请省内外专家和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负责人入驻平台,全年在线对乡村旅游资源挖掘、产品开发、发展规划、景区创建、项目包装、品牌运营、市场营销、服务技能等方面提供决策咨询和指导。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8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