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河北省委:
贵单位提出的“河北省数字文旅产业发展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工作,先后出台《河北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0-2025年)》、《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2021—2025年)》等系列文件,要求推动全省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重点从以下几方面推进我省数字文旅产业发展。
一、 实施河北省数字文化产业培育崛起工程
构建数字文化产业试点示范体系,以雄安新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为契机,打造河北数字文化产业核心;以石家庄、廊坊、秦皇岛为重点,打造河北数字文化产业引领城市;从全省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较好的开发区、高新区、创业园等经济功能区载体中分类挑选出10个试点示范园区,建设“数字文化产业园”专题园进行试点。同时,加快推进数字文化产业“新蓝海”拓展行动、“先锋企业”引育行动、传统文化企业“设计创客”行动、文化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行动、文化服务经济“新业态”催生行动。
二、 促进优秀文化资源数字化
对河北优秀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转化和开发,让优秀文化资源借助数字技术“活起来”。开发“云游河北”系列产品,支持文博场馆、旅游景区、街区园区开发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加大云景区、云博物馆、云图书馆、云非遗、云剧场等推送力度,用线上产品激发线下消费。推进河北省数字博物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全省29个博物馆数据采集工作,开发数字化产品和服务,将创作、生产和传播等向云上拓展,推动“河北数字博物馆”线上运营服务。实施非遗数字化记录工程,加快对河北省非遗资源数字化转化,依托长城、大运河沿线非遗资源,推出“阅读长城”“倾听运河”等数字文化产品,创新山海关、板厂峪、大境门、崇礼长城和大运河非遗等数字展示。鼓励平山、涉县、阜平等红色文化资源富集地区,利用数字化技术保护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红色主题突出的数字文化产品。
三、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推进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场所5G网络全覆盖进程,实施5G网络进景区、进文化文博场所、进园区,构建通畅快捷的河北数字文化传播通道。加快推进河北文化资源、旅游产业要素、文化企业主体等多方面、全类型的数据中心建设,打造文化旅游的数据服务云平台,完善文化产业“云、网、端”基础设施,打通河北文化、旅游“数字化采集-网络化传输-智能化计算”的数字链条。逐步建立景区、度假区、文旅场馆的智能物联网络,深化河北省智慧景区管理平台建设,夯实河北数智文化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乐游冀APP、河北数博等一批APP、小程序等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升级,完善文化领域的数字经济生产要素。鼓励文化企业参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数字文化领域发展水平。
四、 壮大数字文化市场主体
引导阿里、百度、腾讯、字节跳动、网易等头部互联网企业在河北布局数字文化产业,支持企业在河北成立数字文化产业研发机构。开展“动漫研创总部基地”项目建设,吸引动漫产业平台型总部、第二总部落户河北,实现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深层次用“云”,培育发展各类传统文化制造企业,丰富产品供给,优化企业生态。引导支持中国广电河北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河北演艺集团、唐山文旅集团、承德避暑山庄文旅集团等本土文化企业加大对数字技术应用的研发投入,支持自主或联合建立技术中心、设计中心等机构,推动产品服务和业务流程改造升级。支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企业发展,扶持中小微数字文化企业成长,培育一批细分领域的“瞪羚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
五、 培育数字化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围绕培育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推动保定中关村数字文物文化产业园、中国大厂移动游戏产业基地、秦皇岛亿维动漫产业基地等数字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创新发展,形成完善的数字文化产业发展链条,打造成为全省数字文化产业的领头羊。支持21世纪避暑山庄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河北省中国曲阳雕塑文化产业园区、吴桥古籍产业基地、邯郸中华成语文化博览园等传统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进行数字化升级,打造新型数字化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鼓励传统文化企业园数字化改造,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园区的应用,推动园区数字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应用,创建30个数字化示范文化产业园。
六、 加强数字文化产业推广
依托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举办中国数字文化发展高峰论坛,构建数字文化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文化产业论坛、专题专项参观研讨等多个支撑板块,持续性将其打造成为河北省乃至京津冀的数字文化产业发展交流对接平台。举办“动漫河北”、“数博河北”、“影视河北”等专项活动,构建河北数字文化产业的专题推广平台。依托河北省旅发大会,增加数字文化产业成果展,提升河北数字文化产业的曝光度。组织河北省数字文化产业园区、数字文化龙头企业参加世界互联网大会、世界数字经济大会、中国智慧城市与智能经济博览会、中国工业互联网大会等重大活动,提升河北省数字文化企业发展水平。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8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