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长委员:
您提出的“推进中山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行唐故郡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 关于推进中山国文化相关研究工作
行唐故郡遗址和中山古城遗址,作为鲜虞族先后在河北境内创造的优秀文化,展现了北方戎狄族群与华夏文化交融、融合的过程,对河北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我省重要的文化遗存,也是《河北省文物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考古工作重点项目。
近年来,中山古城遗址、行唐故郡遗址、灵寿西木佛墓地以及北故邑城址等多个遗址先后开展了考古工作,为中山国文化区域一体化研究积累了重要的基础资料。正在实施的《河北行唐故郡考古发掘资料整理与综合研究(2015-2020)》项目,将进一步充实中山国文化资料,推进中山国文化的一体化研究。
下一步,省文物局将继续支持中山国考古学研究工作的开展,积极对接有关部门,争取有关政策和资金支持,协调各地文物行政部门及考古发掘资质单位,通过文物保护工程、考古发掘等项目的实施,开展中山国文化一体化研究工作。
二、 关于推进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省文物局积极推进大遗址保护和利用工作,高度重视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多次组织专家现场考察和调研,中山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以来,积极争取国家及省级资金支持,实施了一系列本体维护、环境整治和保护展示工程,如中山王厝墓保护展示工程、张家庙台维护、南城墙维护、城垣附属建筑“簸箕掌”保养维护等项目,护城河西门阙保护工程已经批复并获得国家财政资金支持,西城南城墙保护修缮工程已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在本体保护的基础上,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文物保护工程实施的监管,督促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组织和管理,推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行唐故郡遗址自发现以来,省文物局始终高度重视遗址的考古与文物保护工作,积极争取国家文物局支持。2015年至今,考古发掘工作从未间断,同时开展各项文物保护与研究工作,如实施行唐故郡遗址数字化保护、骨质文物处置保护、二号车马坑三号车市实验考古、二号车马坑五号车辆复原复制等多个项目,整理出版《车出中山:行唐故郡考古发现》,累计筹集落实省级以上资金860万元。
下一步,省文物局将认真贯彻“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高度重视中山古城遗址、行唐故郡遗址的保护和利用,做好本体保护、环境整治和基本建设等工程,抓好遗址的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指导地方编制行唐故郡遗址相关保护规划。同时加强同国家文物局、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沟通,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改善文物保护条件;加强监管,督促地方文物主管部门,落实文物保护主体责任,争取中山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行唐故郡省级考古遗址公园早日挂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