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政务云邮件系统 |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云业务中台系统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资讯网

对政协河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76号提案的答复

2023-05-12 15:19 来源: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

孙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持续加强泥河湾研究和保护利用工作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 关于强化考古研究和人才培养

2022年4月,省委编办批准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增加编制104名,现有事业编制共计180名。“十四五”期间,省文物局将督促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积极对接高等院校考古专业毕业人才,进一步充实我省旧石器时代田野考古专业人才,完善我省旧石器时代考古人才体系。同时,支持科研人员参加各类文物考古理论研修和专业训练,鼓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北省泥河湾研究中心)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签订院校合作共建协议,积极引进高层次高水平专业人才,提升我省旧石器时代考古科研人才理论水平和考古技能。

继续支持高校考古学科建设,助力泥河湾旧石器考古研究。2016年,我省启动“双一流”建设,将河北师范大学考古学科纳入河北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序列,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后续,在河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中,会继续支持河北师范大学考古学、河北地质大学地质学等学科建设,支持河北师范大学考古学、河北地质大学地质学专业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二、 关于加大保护利用支持力度

省文物局始终高度重视泥河湾旧石器时代考古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工作。考古工作从未间断,百年来发现170多万年前至1万年前后旧石器遗址300余处,构建起东亚地区旧石器时代近乎完整的文化序列。2021年,成立泥河湾研究中心和旧石器时代人类演化与遗传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泥河湾工作站。全力助推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以来,组织实施了泥河湾遗址群石沟遗址本体保护、泥河湾遗址群虎头梁(于家沟)西白马营遗址养护工程等多项文物保护工程,遗址的保护展示和开放利用效果显著提升,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初见成效,2022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形成了一个集参观、学习、科研、研学于一体的文化旅游胜地,成为宣传展示泥河湾古人类文化和旧石器时代考古的重要窗口。

下一步,一是继续推进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工作,组织做好泥河湾遗址群的文物本体保护、环境整治等文物保护工作,及时督促相关部门加快文物保护工程项目的实施进度,全力提升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利用和展示水平;二是加强泥河湾旧石器时代考古基础研究工作,做好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以泥河湾盆地为重点的华北早期人类演化与适应研究”,指导考古发掘资质单位做好主动性考古发掘工作,支持开展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鼓励考古学、地质学、环境学等多学科联合攻关,省科学技术厅支持开展“MIS3-MIS2早期泥河湾盆地人类活动的生态环境背景”和“东方人类探源工程——泥河湾人类起源、地质及环境背景研究”,将泥河湾研究中心建成世界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圣地,为探讨人类起源、扩散、交流等重大问题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三是充分发挥泥河湾遗址博物馆在遗址保护利用方面的作用,博物馆预计于2023年底完成主体及其附属设施建设,省文物局作为全省博物馆行业的主管部门,将根据博物馆建设、管理中的现实需要,在政策法律规范咨询、开放运营、陈列展览、学术研究、藏品征集与保护、备案以及人员培训等方面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和服务。

三、 关于做好品牌宣传

泥河湾遗址群是研究东亚地区古人类起源、演化的热点和经典地区,泥河湾盆地、泥河湾地质剖面、泥河湾动植物群、泥河湾文化遗址已成为世界多学科研究的宝库。国家文物局同意指导泥河湾遗址群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利用泥河湾丰富的旅游资源、科学研究资源、人文教育资源、革命历史资源等,依托成熟的“东方人类的故乡”等文化名片,打造一批文旅融合类研学基地,助力生态旅游和特色产业发展。鼓励中小学校组织师生到泥河湾开展研学活动,深入了解泥河湾重大的科学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增强文化自信。关注并支持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申报第四批河北省中小学生劳动与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关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张家口市有关部门应认真梳理研究,根据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基本建设、管理和使用情况,首先命名为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充分发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热爱家乡的自豪感。届时,省委宣传部根据场馆建设、管理和使用特别是发挥爱国主义教育作用等情况,逐级申报市级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