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政务云邮件系统 |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云业务中台系统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资讯网

对政协河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384号提案的答复

2022-06-22 16:02 来源: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

何丁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发展乡村旅游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省文旅厅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文化和旅游产业的特点和优势,积极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截至目前,全省共有2100多个村发展乡村旅游,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45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191个,2021年全省乡村旅游总收入323.5亿元,接待人数达1.15亿人次。

一是完善政策体系,引领乡村旅游优质化发展。为巩固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制定了《2021年关于加快发展乡村旅游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实施方案》《关于发展旅游业促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与农业农村厅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导提升乡村旅游服务水平和质量,引领全省乡村旅游优质化发展。持续加大对乡村旅游重点村的金融支持力度,我厅与中国农业银行河北省分行共同研究制定了《关于金融支持河北乡村旅游发展的实施方案》,全力支持疫后乡村旅游受损恢复和产业振兴。

二是强化典型引领,培育乡村旅游示范标杆。对乡村旅游资源挖掘、产品开发、发展规划、景区创建、项目包装、品牌运营、市场营销、服务技能等方面提供决策咨询和指导,今年在全省大力培育发展了41个业态产品新、带动能力强、服务水平高的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推荐7个村、3个镇入选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张家口市德胜村入选2021世界旅游联盟乡村振兴案例,推荐河北省18人入选文化和旅游部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承德市兴隆县大安峪村、御道口村,邯郸武安市口上村、白沙村、白王庄村登上央视农业农村《遇见民宿》栏目,在央视频、央视三农矩阵号、央视网等网络平台大力推广。

三是策划推广线路产品,推动乡村旅游消费市场持续升温。举办“大美燕赵•冀忆乡情”2021河北乡村旅游乐享季线上推广发布活动,策划推出了11条乡村旅游精品主题线路,发布5大类50个河北乡村旅游特色村落,推出“河北乡村游”小程序,对全省乡村旅游资源产品进行全面展示,并与“乐游冀”一部手机游平台实现对接。在美团平台推出“冀乡有礼”聚合页面,推广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和产品。与农业银行合作联合举办了线上线下省内特色旅游农副产品展销活动,在兴农商城河北馆补贴10万元优惠券,持续激发拓展乡村旅游市场活力。

四是深化旅发大会成果,培育农旅产业融合发展新样板。旅发大会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充分挖掘利用太行红河谷红色文化、山水生态等资源,加快推进“太行红河谷文化旅游经济带”特色村镇建设,为全域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经初步统计,大会有效辐射带动7个承办县(市、区)184个乡村36.6万余人实现稳定增收,2.27万余人实现稳定就业。其中,涉县石岗连泉农旅产业走廊建立了电商中心,新增休闲农业经营主体100多个,年营业总收入可达8000余万元。娲皇宫国际露营地为周边乡村提供就业岗位120余个。武安市王坡民宿将自然村、废弃村“修旧如旧、建新如故”,打造成了太行山石板房高端民宿,不仅使老旧村庄焕发生机,而且通过租赁房屋和土地,带动周边村民每人每年增收3000元,大大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五是加强文旅产业项目推介宣传,带动乡村地区经济发展增速。梳理筛选17个脱贫地区文化产业项目和文旅产业重点招商项目,在2021“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和第六届省旅发大会上进行广泛宣传推介,推动11个脱贫地区的文旅产业项目成功签约,有力带动了脱贫地区经济发展。策划推出《京畿福地·乐享河北500条精品旅游线路》、组织了“河北邀约—2021全国旅行商大会暨河北旅游精品线路发布活动”,精品旅游线路围绕红色、生态、文化、自驾和高铁游5大主题,串联了各地特色景区、乡村和特产等,全面展示了河北乡村旅游的特色亮点和丰富内容。举办“第四届京津冀(廊坊)自驾游与房车露营大会”,以“文旅赋能 乡村振兴”为主题,期间对乡村旅游、红色旅游产品进行广泛宣传推介,打造区域合作新亮点,引导文化旅游消费,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对短途游、周边游、乡村游等强烈的旅游需求,有力推动河北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带动脱贫地区乡村旅游增收富民。

六是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为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制定2021年河北省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发展专题培训方案,采取“理论与实践、走出去与引进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开展“分类型、分区域、多渠道、多形式”订单式精准培训服务,系列培训包括乡村旅游管理人员线上专题培训、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线上专题培训、乡村旅游“送教上门”系列培训及省外专题学习培训。培训对象为各市和乡村旅游发展重点县文旅部门主要负责人,乡村旅游重点村所在乡镇干部、村干部、驻村干部、致富带头人和重点旅游企业负责人以及乡村旅游景区、农家乐与民宿经营户、特色技艺传承人、乡村旅游创客以及各类乡村旅游企业从业人员,培训人数达5000余人。

近年来,我省乡村旅游发展虽取得一些成效,但依然存在着如提案中所说的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产业整合、资金投入不足、运营模式单一等系列问题。提案提到的“产业化思维,创新乡村旅游产品”“全域思维,创新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多渠道融资,创新乡村旅游投融资模式”“构建乡村旅游+互联网运营新模式”等对策思路,非常值得借鉴。下一步,结合您提出的提案,为加快推进我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我厅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全面促进乡村旅游产品创新升级。围绕短途、绿色、生态、康养、民俗文化、休闲农业等主题,梳理乡村自然资源,挖掘乡土在地文化,精心策划包装,提炼打造适应市场需求的特色产品,培育“冀忆乡居”“冀忆乡味”“冀忆乡礼”“冀忆乡俗”“冀忆乡景”系列品牌。指导有发展条件的乡村利用闲置民居改造民宿客栈和小型度假村,培育特色民宿、郊野公园、房车营地、艺术公社、康养农业等乡村旅游新业态和新产品,支持资源禀赋好、基础设施完善、服务设施健全的乡村旅游点申报创建高等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加快推进乡村旅游与现代农业、健康养生养老业、体育产业等产业融合发展,创新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二是加快培育乡村旅游特色集聚区。发挥京津冀三地共有品牌的集聚带动效应,依托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大运河文化带、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太行山红色旅游示范带建设,加快培育一批集生态休闲、乡村度假、民俗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旅游集聚区。着力围绕“两山两环两区”,即燕山、太行山,环大中城市、环重点景区,特色产业区和传统村落区,把点状、“碎片化”的乡村旅游点有机整合提升规模效应,实现效益集聚。

三是实施“冀乡美宿”提升计划。建立全省乡村民宿和品牌农家乐信息库,联合金融机构、规划机构、培训机构,在专项贷款、民宿设计、服务培训方面实施“三帮扶”计划,形成农家乐向精品民宿转型的示范标杆。配套组织开展最美民宿评选推广活动,以精品民宿带动乡村休闲旅游发展,为推进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新动能。

四是加大乡村旅游资金投入力度。扩大乡村旅游资本投入,调动社会资本和信贷资源,严格项目申报程序、审批标准及项目建设监督机制,确保资金及时到位、合理使用。加强乡村旅游信贷能力,引导各地组合本地农业银行、邮政储蓄、农村商业银行的惠农金融产品,提升乡村旅游项目信贷额度,鼓励银行业机构开展财政贴息的免抵押、免担保“企业贷”业务积极为村集体经济开发经营乡村旅游提供贷款支持。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鼓励农民以土地、房屋、资金等融入本地乡村旅游发展。

五是提升乡村旅游互联网运营水平。举办“大美燕赵·冀忆乡情”乡村旅游乐享季推广发布活动,与国内成熟网络营销平台对接合作推出乡村旅游系列产品和优惠措施,策划发布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完善“冀忆乡情”乡村旅游资源展示平台,研发“河北乡村游”小程序与“乐游冀”一部手机游平台对接,实现乡村旅游产品展示、推广、预定、一体化服务,促进文化和旅游资源与现代消费需求有效对接。

六是构建乡村旅游人才队伍。落实“人才兴旅、人才强旅”战略,建立有效机制,引导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企业家、文化工作者、文化志愿者、艺术院校师生等深入乡村对接帮扶和投资兴业,带动文化下乡、资本下乡、产业下乡。进一步创新培训工作思路,完善乡村旅游人才培训机制,构建“线上与线下、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开展“省市县村”四级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系列专题培训,着力提升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员策划、管理、经营能力和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快构建适应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