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昌秋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河北长城文化公园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文化工程。河北作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主要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提出明确要求。在文化和旅游部的精心指导、省委宣传部的统筹推进下,省文化和旅游厅始终突出国家站位,贯彻国家标准,强化统筹协调,积极探索创新,充分结合河北长城时代和地域特色,将建设任务集中凝练为“八个一”,有力有序推进长城河北段建设走在前列、形成示范。现阶段河北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得到文旅部领导的高度肯定,并在全国培训会上由厅领导做了专题授课。
结合您提出的建设长城训营的建议,我们在整合长城资源、弘扬长城文化、建设长城标志性展示体系、带动周边文旅产业发展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探索,指导各地建设了一批兼具培训、研学、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等功能的标志性博物馆、展览馆。谋划推进了山海关中国长城文化博物馆、长城(清河)影视基地扩建工程、喜峰口长城保护展示利用项目、大境门长城文化博物馆,万全卫所博物馆等重点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可为开展长城主题培训,长城精神红色教育,长城沿线文化文物资源整理挖掘,长城主题文艺作品展览展示,长城沿线乡村振兴优秀案例宣传展示等提供场所和支撑。
感谢您对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关注,下一步我厅将从以下七个方面持续推动我省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高质量打造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河北样板。
一是抓好顶层设计,推动条例规划落地实施。 持续推进《河北省长城保护条例》宣传贯彻实施,指导沿线市县完善配套法律规章,依法推进长城保护工作。推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河北段)建设保护规划》及实施方案落地实施;国家文旅融合规划出台后,对标修改完善《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河北段)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专项规划》,按程序报批印发并组织各地实施。
二是坚持保护优先,打造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示范样板。加强长城遗产预防性保护,强化长城执法督察和保护员常态巡查,深入推进《河北省长城遗址抢救性保护实施意见》的落地实施。推出一批长城保护修缮精品项目、样板工程。提升非遗整体性保护水平。继续完善长城非遗保护协同发展机制,组织开展四个重点区段非遗资源田野调查,探索推出一批长城非遗保护传承利用示范点。
三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抓紧建成一批标杆项目。充分发挥好财政资金效用,规范项目申报,加强资金监督,强化督导调度,加快推进国省规重点项目如期建成,立足特色禀赋,创新展览展示方式,加快建成一系列长城文化展示传播平台。
四是完善配套设施,提升长城沿线公共服务水平。按照《长城旅游风景道建设指南》,提升长城旅游风景道规范化建设水平,建成一批长城旅游风景道示范段。在文化和旅游部指导下,修订完成《国家文化公园标志应用规范》,以山海关、金山岭、大境门等重点区段为示范,在全国率先构建长城标志体系。
五是深化文旅融合,打造一批高品质长城文旅产品。加快推进花楼沟等长城人家建设,完善提升海港区板厂峪村、抚宁区花厂峪村、三道河村,迁安白羊峪村等“最美长城村落”。依托各级文创大赛、非遗传承传习基地,设计体现长城文化特色的科技作品、纪念品、手工艺品、创意美食等系列产品,研发一批长城系列文创产品,培育“长城冀艺”文化创意品牌。
六是讲好长城故事,形成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研究发掘成果。开展长城舞台艺术、美术创作、摄影作品等各类题材文艺创作,创排河北梆子《老龙头传奇》,积极开展“长城记忆”“长城影像”制作工作,加快推进长城河北段主题系列纪录片《京畿雄关》、保定长城影像记录工程等项目,积极弘扬宣传长城文化精神内涵。
七是加强宣传推介,打造一批长城河北段形象品牌。精心谋划开展“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长城脚下话非遗等重大节庆活动,做好后冬奥长城文化宣传展示。依托中国长城旅游市场推广联盟等,举办主题线路品牌推广、区域联动协作等系列活动。开展长城精神主题宣讲、长城文化系列讲座等主题展示和传播活动,统筹推进长城文化元素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丰富长城文化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扩大长城文化旅游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