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省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省公共图书馆事业取得长足进展,在凝聚民族精神、展示文化魅力和提高全社会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 设施建设情况
截至目前,全省共建有公共图书馆180个,其中省级1个,市级公共图书馆11个,县(市、区)级公共图书馆168个。在2017年第五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中,共有117个馆上等级,占总馆数的67.6%,其中,一级馆29个,二级馆27个,三级馆61个。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健全的市、县级图书馆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据我省文化文物统计年鉴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省公共图书馆总藏量共计3432.31万册(在全国居第13位),从业人员共计2020人,较好保障了人民群众的阅读需求。
二、 经费保障情况
根据《中央对地方公共图书馆 美术馆 文化馆(站)免费开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规定,现阶段公共图书馆的基本补助标准如下:地市级公共图书馆每馆每年50万元;县级公共图书馆每馆每年20万元。2021年,我省共拨付各级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资金5118.5万元,购书经费3585.5万元,较好保障了各级公共图书馆的正常运转。
三、 城市书房建设情况
在积极推动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同时,我省高度重视城市书房等书香阅读场所建设,指导沧州市、唐山市、邢台市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沧州图书馆从2015年开始探索、打造“阅读空间临街、服务功能打包、资源众筹共享、多种业态结合”的四位一体的“城市书吧”创新服务模式,2017年推出“图书馆之城”项目,2018年纳入市财政预算。“城市书吧”建设作为省文化和旅游厅典型案例在全省推广,并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典型案例集,在全国推广。2020年,沧州市依托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和“图书馆之城”建设,推进中心城区阅读“一卡通”实施,着力解决群众阅读“最后一公里”问题,打造了市区居民“15分钟阅读圈”,进一步推动了“书香沧州”建设。2018年,唐山市委、市政府将城市书房建设项目纳入“十件实事工程”,截至2021年底市辖区已建成城市书房12座。
您提出的逐步增加公共图书馆的数量、大力提高公共图书馆藏书量、加强公共图书馆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和建立公共图书馆文献购置经费保障机制的建议,对于推动我省公共图书馆建设工作具有积极意义,我们将认真研究、吸收借鉴。
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以实施全省公共文化服务达标提质行动为重要抓手,积极推进公共图书馆达标提质建设。同时,我们也将积极开展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力争到2025年底,在全省建设500个示范性城市书房、乡村书吧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