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政务云邮件系统 |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云业务中台系统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资讯网

对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 1108 号建议的答复

2022-06-22 09:23 来源: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

高立国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将河北旅游形象主题口号变更为‘畿域河北 山海福地’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 深挖河北文化内涵、打造文化和旅游品牌情况

河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厚重、文化璀璨,为我们增强文化自信、打造文旅品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全省拥有万里长城、避暑山庄、大运河、明清皇家陵寝等世界文化遗产4项,拥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6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91处,位居全国第三;6项非遗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63项,位居全国第五。“十三五”以来,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推动河北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全面深化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有力增强了文化自信,大幅提升了河北文旅品牌形象。

(一)挖掘梳理深厚历史文化,推出河北代表性文化名片。始祖文化、燕赵文化、京畿文化、红色文化交相辉映,构成了深沉厚重、璀璨辉煌的河北文化。习近平总书记称赞“河北是一块革命的土地,英雄的土地,是‘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土地”。通过梳理总结河北最突出的文化脉络,我省推出了概括为“三个走来”的三张文化名片:200万年前,河北泥河湾就有人类繁衍生息,东方人类从这里走来;5000年前,中华始祖黄帝、炎帝、蚩尤在河北涿鹿从征战到融合,中华文明从这里走来;70多年前,中共中央在河北西柏坡指挥决战决胜,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三个走来”,凸显了河北在中华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通过近年来的广泛宣传,已经成为河北标识性文化名片,有力彰显了河北文化自信。

(二)融合文化内涵与旅游需求,确定河北文旅品牌形象。“三个走来”文化名片代表了河北的历史文化地位,燕赵文化和京畿文化则代表了河北最突出的文化性格,两种文化的交织也造成了旅游兴起初期的河北文旅品牌形象摆动变化。在深入分析文化遗存、历史延续和旅游休闲新趋势后,2016年经过全球征集、专家评选,最终选定“京畿福地 乐享河北”为河北文旅品牌形象。从元朝定都大都(北京)起,河北作为京畿之地已经超过八百年。“京畿福地”,不仅明确标明了河北独特的区位特征,也彰显了西柏坡作为中国革命胜利之地的历史地位,突出了河北作为首都政治护城河的政治站位。“乐享河北”则顺应旅游由传统观光到休闲度假、康养健身的时代趋势,意在邀请广大游客享受河北旅游所带来的美好与乐趣。近年来,通过全媒体平台和各种活动进行集中宣传推广,这一品牌形象已经广为人知,并进入了全国省级文旅品牌影响力的第一阵营。

(三)“京畿福地·乐享河北”品牌屡获大奖,已成为全国知名文旅品牌。2022年1月24日,在文化和旅游部批准、中国旅游报社创办的第九届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年会上,揭晓了“2021年度中国旅游产业影响力案例”名单并颁发了证书,河北省7项7个案例入选,其中“京畿福地·乐享河北”旅游品牌推广系列活动荣获“2021年度中国旅游影响力营销案例奖”。近年来,河北举办“京畿福地·乐享河北”等旅游品牌推广系列活动,着力提高文旅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2021年,河北省重点推出八大主题旅游线路、十五大旅游目的地,深度挖掘一批独具“河北特色”的网红打卡地,叫响“京畿福地.乐享河北”旅游品牌,举办“河北邀约——全国百家旅行机构游河北暨全国旅行商大会”,深化“爱家乡、游河北、发现身边的美”“周末游河北”、长城之约、冬游河北、河北游礼等系列品牌营销活动,在业界引发热烈反响。还推出了一系列主题鲜明的宣传推广活动,推动“京畿福地·乐享河北”品牌影响力大幅提升,其中“这么近 那么美 周末游河北”入选全国文旅宣传推广典型案例。特别是由文化和旅游部、河北省政府共同主办,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廊坊市政府、秦皇岛市政府成功承办的2021“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出席开幕式并宣读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贺信。贺信高度评价“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取得的重要成果,充分肯定举办这次民间文化艺术节的重要意义,重申中国愿同各国一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殷切期望,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胡和平,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主席阿茄皮托·姆巴·莫库伊,委内瑞拉外交部长菲利克斯·普拉森西亚,俄罗斯驻华大使安德烈·杰尼索夫在开幕式上致辞。省委副书记、省长许勤主持,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主席铁凝,省政协主席叶冬松等出席活动。同时,还举办了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等国家级重大文化节庆活动,有力提升了河北文旅品牌的国际影响。

(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打造河北文旅精品。我省创新搭建“1+13”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平台,“十三五”以来成功举办6届省旅发大会、60场市旅发大会,带动新建和提升重点项目531个,总投资4100多亿元,带动清西陵、清东陵、娲皇宫、广府古城等重点文化景区等成功晋级国家5A级景区,促进蔚县打树花、吴桥杂技、武强年画等非遗文化通过旅游演出、文创商品等形式实现了可视化、体验化和产业化。紧抓长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规划建设契机,大力加强长城和运河沿线文物保护修缮、文化发掘、活化传承、环境提升,谋划建设了一大批文旅重点项目,我省长城、大运河品牌进一步彰显。我省连续成功举办三届河北文创和旅游商品大赛,通过鼓励文化、文博、文物机构积极参与创意设计,有力推动了文化资源的创新性发展。

(五)加强融媒体宣传和主题活动推广,全力提升文旅品牌形象。以“京畿福地  乐享河北”为总品牌,培育“创新雄安、冬奥冰雪、锦绣长城、风情运河、壮美太行、红色胜地”等6个子品牌,重点打造西柏坡、正定古城、白洋淀、塞罕坝、北戴河、吴桥杂技大世界等15个知名产品品牌,着力打响红色经典、绿色生态、蓝色滨海、银色冰雪、金色文化、多彩民俗、工业文明、文创精品等8个主题线路品牌,品牌体系不断丰富和完善,也突出了河北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山水形胜地位,进一步彰显了河北文化景观特色等。充分利用权威媒体平台巨大传播力,持续在央视推出河北文旅宣传片,河北博物馆多次登上《国家宝藏》,有力提升了我省文旅品牌形象。与省级主流媒体开展深度合作,打造定制化文旅栏目,推出《大河之北》《探索有故事的河北》等系列宣传活动,讲好河北故事。《大河之北》在央视二套播出,引起广泛反响。构建新媒体矩阵,创新融媒体宣传,视频播放量、新闻浏览量数以亿次计,我厅新媒体综合传播力持续位列全国前列。其中,2021年厅抖音号创建的超级互动话题“旅发在冀”总播放量超过5.3亿,厅官方微博“小浪看旅发”话题累计阅读量共计2.1亿,“小浪看杂技”话题登上河北同城热搜第三位,旅发大会开幕式直播观看人数2200万人次。

二、 围绕落实“十四五”规划,大力塑造文旅品牌,促进增强文化自信

“十四五”期间,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自觉承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以深挖文化内涵、强化文物保护为基础,以加强创造性转化、建设文旅精品为要务,以创新品牌宣传、打造“国潮”爆款为突破,大力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进一步打响文化和旅游品牌,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和自觉,为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贡献更大力量。

(一)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擦亮河北文化标识。研究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是增强文化自信、塑造文旅品牌的基础工程。我们将着力夯实基础,让品牌打造更有底气、文化自信更加深沉。一是实施重大文物考古工程。积极开展“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继续推进以东方人类探源工程、燕赵中山文化等为代表的系列考古研究,进一步证实河北在中华文明中的重要地位。二是推进重要文物保护工作。积极参与“海上丝绸之路”“万里茶道”联合申遗工程,稳步推进雄安新区、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文物保护工作,抓好清代皇家建筑、正定古城等重点文物保护修缮,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文物保护工作,给历史文化传承和增强文化自信提供更好的实物支撑。三是提升文物展示利用水平。推动清东陵、赵邯郸故城、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创建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推动博物馆向参与型、体验型转变。鼓励文物、馆藏单位与景区景点、文创街区、创意设计机构等深度合作,推出河北文创品牌,促进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提升河北文化的社会关注度和认可度。

(二)大力推进优质旅游产品供给工程,强化品牌支撑体系。一个省级文旅品牌的塑造,需要一批标识性、龙头型文旅产品做支撑。我们将着力增强支撑力、提升体验感,让文旅品牌获得更高社会认可度。一是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深化文化和旅游融合,持续提升旅游景区的文化“含金量”,推动非遗、文物、文艺、文创等要素进景区,以具有一流水平的5A级旅游景区和世界遗产景区为基础,重点打造锦绣长城、风情运河、品位皇家世界级旅游产品。二是加强旅游度假区建设。瞄准世界级旅游度假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目标,依托燕山太行山、草原天路和国家一号风景大道沿线、渤海滨海、环京津等休闲资源富集、市场基础好的区域,培育崇礼、北戴河、唐山国际旅游岛等不同主题和风格的旅游度假区。三是做强旅游产业聚集区。突出大品牌引领带动作用,通过创新发展机制、提升核心景区、丰富区域产品体系、完善公共服务、延伸产业链、深化产业融合等,打造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太行红河谷旅游区、唐山湾国家海岛旅游区等12个特色鲜明的旅游产业聚集区,逐步建立健全休闲度假产业体系和旅游目的地体系,促进我省旅游产业转型发展。

(三)打造五大宣传营销矩阵,持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品牌打造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多平台综合发力,需要精准定位和创新创意。我们将着力打造五大矩阵,努力形成统筹联动的宣传推广大格局。一是完善品牌矩阵,树立河北形象。进一步叫响“京畿福地 乐享河北”总品牌,着力做大做强“创新雄安、冬奥冰雪、锦绣长城、风情运河、壮美太行、红色胜地”等6个子品牌,不断提升西柏坡、正定古城、白洋淀、塞罕坝、北戴河、吴桥杂技大世界等15大产品品牌的号召力,持续增强红色经典、绿色生态、蓝色滨海、银色冰雪、金色文化、多彩民俗、工业文明、文创精品等8个主题线路品牌的吸引力。二是做大媒体矩阵,打响宣传声势。强化与省级主流媒体战略合作,联合制作更多像《大河之北》一样展示河北的优秀宣传片,共同策划系列文旅宣传活动,讲好河北故事,增加河北人的自信、自豪,吸引各地游客关注河北、旅游河北。用活新媒体宣传,顺应“国潮”崛起新趋势,重点进行短视频、直播内容开发,创新互动式传播,吸引Z时代年轻人的关注。三是强化市场矩阵,实现精准营销。聚焦生态体验、乡村度假、冰雪运动、亲子娱乐、城市休闲、夜间休闲等微度假产品,做精京津冀及周边核心客源市场。重点宣传滨海度假、文化体验、生态康养产品等旅游产品,做大国内中远途客源市场。突出雄安新区、冬奥冰雪等旅游产品及世界文化遗产类产品的吸引力,借助“长城旅游市场推广联盟”“中国冰雪旅游推广联盟”以及海外推广中心和新媒体渠道,拓展入境客源市场。四是拓展资源矩阵,形成推广合力。加强与宣传、商务、外事、广播电视、体育等部门合作,构建跨部门宣传大格局。跨界联合通信、航空、铁路、石化、食品等行业和企业,整合资源、联合推广,形成宣传推广合力。发挥流量空间资源放大效应,有效利用文化场所和社会公共空间开展宣传推广。五是创新活动矩阵,托举超级IP。围绕北京冬奥会、长城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太行山旅游业发展等推出“河北邀约”系列宣传活动,构建具有全国影响力乃至国际影响力的河北文旅超级IP。放大省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举办效应,努力做到“办好一个会 叫响一座城”。充分发挥“一带一路”艺术节平台作用,全面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互鉴,面向世界打响河北文旅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