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出的关于“建议加快我省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全省文旅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创新发展新型文化业态,不断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提供有力支撑。2016年-2019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从691.1亿元增长到930.5亿元,年均增长11.17%,约是我省同期GDP增速的2倍,占生产总值比重也从2.43%增长到2.66%,规模以上文化企业从1506家增长到1734家。2020年,文旅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500亿元,比2019年增长12%;预计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900多亿元。2021年1-5月全省接待游客1.69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619.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5.38%、112.93%,文旅行业持续恢复向好。
下一步,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加快推进我省文化产业和旅游融合发展方面做好以下工作:
一、强力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认真组织实施《长城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抓好《河北省长城保护条例》出台和宣贯,制定实施《长城周边风貌管控导则》,加快山海关、金山岭、大境门、崇礼四个重点区段和中国长城文化博物馆、崇礼长城景观亮化等重点项目建设。拓展可阅读长城数字云平台,建设国家文化公园统一形象标志体系。举办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河北段)主题系列展览。建设提升板厂峪、祖山等重点景区,推出长城游览联程联运经典线路。策划开展投融资促进活动,拓宽重点项目融资渠道。加快《河北省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条例》立法进程,出台实施我省大运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规划,协同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二、着力打造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指导张家口市抓紧修编《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发展规划》,配套制定《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实施方案》。积极对接文化和旅游部争取支持,将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纳入国家重点工程。利用京津冀协同发展平台机制,争取北京的优质文体旅要素、资源向张家口集聚,协同发力,加快建设形成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
三、加快建设太行山旅游产业带。通过整合资源、做强龙头、丰富产品、完善配套等措施,将太行红河谷打造成高质量的旅游产业聚集带。实施观光休闲旅游产品提升工程,指导恋乡·太行水镇、古武当山等旅游景区创建4A级旅游景区,打造白石山温泉度假区、栖心湾度假区等一批高品质的山地旅游度假区。实施太行山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工程,重点打造10家以上国家级、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
四、大力实施文化资源开发转化工程。在全省组织开展优秀文化资源大开发大转化行动,指导各市县制定优秀文化资源开发转化实施方案,建立文物、非遗、红色和特色文化资源数据库和开发转化名录。依托河北博物院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合作的河北省文创开发联盟,整合国内外创意设计机构、知名设计师、高校文创院系、文化生产制造企业等多方面资源力量,参与河北文创资源的开发转化。创新举办第三届全省文创和旅游产品创意设计大赛活动。开展特色文化产品营销,认定一批省级旅游购物商店和特色街区。组织文创产品进景区活动,实现文创产品在4A级以上景区展示展销全覆盖。
五、加快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市场主体。实施百亿量级优势文化产业打造工程,壮大文博文创、数字文化、文化制造等文化产业,重点支持乐器、童车、香业、画材等文化企业发展,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原创品牌,争取进入全国“知名文化企业30强”。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着力发展动漫游戏、网络文学、网络演艺、数字剧场等数字产业,培育精英动漫、乐聪网络等一批数字文化骨干企业。开展省级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重点企业、项目认定工作,争取更多文化企业和项目纳入国家级目录。
六、强化园区基地建设和项目支撑。指导曲阳雕塑产业园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支持唐山启新1889、磁州窑等争创国家级园区和基地。开展文化产业园区基地质量提升行动,建立信息监测体系和退出机制,提升园区基地质量效益。设立河北文旅项目(深圳)推广中心,着力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引进重大文旅项目。联合金融机构、投资企业建立文旅产业金融联盟,为文旅项目提供高效低成本融资服务。
2021年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