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政务云邮件系统 |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云业务中台系统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资讯网

对政协河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666号提案的答复

2021-05-31 10:58 来源: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
周树彬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以民宿为突破口助力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乡村民宿是乡村旅游业态中发展最为活跃的服务产品。近年来,河北省大力支持乡村民宿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成绩显著。一是乡村民宿数量快速增长。《中国旅游民宿发展报告(2019)》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民宿近17万家,其中河北省8362家,进入民宿客栈数量TOP10,名列第六,发展势头迅猛。二是民宿品质不断提升。全省以自然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基础设施完善、发展潜力较高的村庄率先发展乡村民宿,培育了阜平县骆驼湾村骆驼湾小院、竞秀区大激店村晴耕雨读民宿、滦平县金山岭唐乡民宿等一批精品民宿。三是推进乡村民宿集群式发展。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乡村民宿的指导意见》,突出了片区化和规范化发展,强化乡村民宿集聚效应,加快引导乡村民宿连点串线成片发展。目前,全省已经形成了城市近郊型—承德新杖子乡民宿群、景区辐射型—保定野山坡民宿群,线路带动型—张家口草原天路民宿群,文化体验型—井陉古村镇民宿群等民宿群落,有效提高乡村民宿整体竞争能力。

您提案中提出的关于民宿发展的相关意见,我厅会给予重视和关注。并我省民宿行业发展实际,进一步加强各级政府对民宿建设发展的引导。

一是合理规划布局,实施片区发展。以燕山-太行山、坝上草原、秦唐沧滨海等乡村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区域为重点,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雄安新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等国家战略区域为支撑,以国家级和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为龙头,选择一批自然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基础设施完善、发展潜力较高的村庄率先发展乡村民宿。强化乡村民宿集聚效应,鼓励多个乡村民宿村、特色民宿点,按照片区整体设计、设施共建共享、产业融合互补等要求,加快引导乡村民宿连点串线成片发展。

二是培育多元业态,丰富产品体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主题房间、特色餐饮、观光体验、农事体验、休闲娱乐、工艺研学、亲子课程、房车露营等民宿产品建设,打造特色鲜明、品种丰富、品质优良的产品体系,加快推进河北“农家乐式”乡村民宿提档升级。突出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开发乡村民宿体验新产品,探索“民宿+非遗”“民宿+艺术”“民宿+民俗”“民宿+历史”等融合发展模式,将长城文化、运河文化、冬奥文化、红色文化、燕赵文化等特色文化融入民宿,形成独特的核心吸引力。

三是完善基础配套,优化旅游环境。结合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加快推动路网、光网、电网、水网等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垃圾、污水等处理设施,完善停车场、游客中心、标识系统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重点提升乡村旅游道路、通村公路、景区景点连接线通行能力。加大对民宿及其周边旅游环境整治,注重民宿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村落环境的协调统一,强化民宿区域范围内的村容村貌、治安消防、建筑质量等监管,营造环境优美、生态和谐、治理有效的乡村民宿大环境。

四是创新开发模式,带动增收致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民宿建设和经营,积极探索农户自主经营、“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创客+农户”、“村委会+农户”、“政府+公司+农户”等模式。通过政府和企业引导,积极探索租赁、置换、流转等模式,多措并举盘活农村闲置农房、村集体用房、闲置集体建设用地等资源。采取资产租赁、资金入股、旅游服务等多种方式,鼓励和引导农民、贫困户积极参与民宿的经营与服务,提升脱贫致富的能力。

 

                              2021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