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政务云邮件系统 |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云业务中台系统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资讯网

对政协河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411号提案的答复

2021-05-31 10:39 来源: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

李建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助力乡村振兴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我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的要求,紧紧围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着力强保障、建设施、优供给、创品牌,推动全省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保障体系愈加健全。省政府和各市、各县(市、区)都成立了由政府主管领导任组长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协调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2015年以来,我省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和《河北省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有力保障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2020年,在全国率先出台《公共文化领域省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建立起衔接配套、职责明确的财政保障机制。

二是设施网络日益完善。截至目前,我省共建有公共图书馆176个,文化馆180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2278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2082个,基本实现了省、市、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街道)有文化站、村(社区)有文化中心的总体目标。特别是,2017年以来,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为契机,大力推进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全省新建、改扩建文化馆(群艺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177座,河北博物院二期、省图书馆二期、省群艺馆、石家庄市图书馆新馆、沧州市图书馆、承德市博物馆、邯郸博物馆以及张北县文化馆等一大批公共文化设施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成为了我省重要的文化地标。

三是服务供给更加丰富。近年来,我们针对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需求,组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特别是,2018年以来,连续每年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民心工程,年组织文化惠民“七进”演出2万场次以上、惠及群众均超过3000万人次。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省各级各类公共文化服务单位大力提升数字文化服务能力,创新文化服务供给,坚持闭馆不闭网、关门不打烊,利用文化云、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和社交平台推出云上展览、云端课堂、网络展演、码上阅读、在线体验等线上文化活动,较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的精神文化需求。

四是改革创新不断深化。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公共文化建设目标要求,2019年初在全省发起为期两年的公共文化领域重点改革任务攻坚行动,制定印发实施方案,逐级动员部署,紧盯任务目标,建立工作台账,一月一调度,一季一通报,年终进行考评,奋力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等改革任务落地落实。目前,全省所有县(市、区)均已制定出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所有乡镇均建有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已达98%;164个县级公共图书馆、164个县级文化馆开展总分馆制建设(分馆总计1600余个)。全省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当前我省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些地方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重视不够、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公共文化人才缺乏、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力度不足等。您提出的推动建设村史馆、文创馆,支持和鼓励乡贤参与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优化现有基层活动,加强队伍建设的建议,对于推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我们将认真研究、吸收借鉴。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以制定“十四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相关标准和规划为契机,加大对农村地区公共文化建设支持力度,推动各类文化资源、文化服务向农村倾斜,按照“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的要求,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因地制宜建设乡村戏台、文化村史馆、非遗传习场所、农民文化公园等主题功能空间。保护利用乡村传统文化,盘活乡村文化资源,重塑乡村文化生态,广泛开展乡村节日民俗活动。持续开展“送戏下乡”惠民演出、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新时代乡村阅读等送文化进乡村活动。办好农民丰收节,引导支持乡村自办文化,广泛开展乡村“村晚”活动。推动有条件的县(市、区)、乡镇创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开展“河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创建评选,打造一批具有鲜明特色和较大影响的农村群众文化活动项目。开展“艺术乡村”试点建设,提升乡村文化建设品质。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打造一批兼具教育性、艺术性、体验性的乡村文化旅游点,推进乡村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以文化繁荣助力乡村振兴。

 

                           2021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