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出的 “关于打造一带一路河北民俗文创与科技旅游融合产业园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建设雄安新区、2022年冬奥会举办、“一带一路”“乡村振兴”“国家文化公园”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叠加为我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带来的新机遇,对推动我省文化旅游资源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上整合要素、提升综合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撑。大数据、5G、VR、AR、MR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媒体技术的发展加速了文化产业场景再造和技术变革,促发全新的内容形态、文化业态和产业生态重构,为文化产业新业态、新内容爆炸式增长提供了便捷、经济、多渠道的技术平台,为文化打破行业壁垒与其他行业融合提供了重要支撑,正在快速推动我省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建议提出的打造一带一路河北民俗文创与科技旅游融合产业园,出台优惠政策扶持等建议,我们结合工作实际进行了认真研究,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实施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引擎工程。持续打造一批省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涿鹿中华三祖文化产业园、北方雄镇-正定古城、太极圣地广府古城、承德鼎盛王朝文化产业园、蔚县古堡民俗文化园、吴桥杂技旅游度假区等。打造一批经典旅游演艺品牌,策划一批品牌音乐节、品牌艺术节、品牌设计节,设计一批文化旅游线路。
二是推进文旅科技化与提质创新。推动大数据、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区块链等新技术在文化和旅游资源保护、艺术创作、历史文化展示、旅游沉浸体验、安全防护等工作中的创新应用,推动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复原复现、古建筑还原、永续利用和有序共享,培育壮大云上文旅新业态,提升文化艺术数字化生产、线上展示、互动体验和数字消费水平。加强新技术在文化和艺术资源数字化转化和开发方面的应用,提升文化艺术的科技创作与呈现水平。支持数字文创产品、数字文娱内容创作生产,力争在文化和旅游产品的数字化、沉浸化、IP化、场景化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推出一批文化和旅游重点工程、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示范项目,加快推进示范性智慧文化场馆的建设。
三是全面激活文博文创产业。坚持保护与传承、传统与时尚、现实与未来相结合,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的挖掘和解读,以文化品牌、文化创意、科技创新为引领,多主体、多元化、多渠道开发特色文化资源,推动文化资源与产业、市场、消费深度融合,积极发展创意设计、文博展览、文物修复、文物艺术品业,加快把底蕴深厚的燕赵文化转化为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和文化创意为全产业链增值赋能。培育一批以文化资源开发为主营业务的龙头文化企业、知名设计机构,形成富有地方文化内涵的文博文创产业体系。
2021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