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政务云邮件系统 |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云业务中台系统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资讯网

对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1820号建议的答复

2021-05-31 15:20 来源: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
孟祥红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全省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在建议中,着眼河北文化和旅游发展面临的重大历史机遇和优势,通过系统分析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趋势,阐释了“十四五”时期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的战略意义,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关于加快我省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建议。这对推进全省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意见。结合您提出的意见建议,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完善配套政策,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一)按照您提出的“完善现有的文化和旅游产业有关政策,出台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政策,形成良好的政策体系”的建议,我们将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十四五”发展规划》为引领,抓紧研究、制定出台我省文化产业、旅游业等专项规划,明确发展思路、总体目标和工作举措,建立强有力的政策支撑体系,加快推动全省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

(二)按照您提出的“制定详细的文旅产业考核办法,通过考核引导资金设置、文旅产业占比等督促各地政府主动作为,加快推动本地文旅融合发展”的建议,我们将进一步深入研究,积极学习借鉴其他省市好的做法和先进经验,探索研究我省关于文旅产业发展绩效考核办法,推动建立省市县三级考核体系,为全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加快发展筑牢保障。

(三)按照您提出的“设立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扶持文旅企业发展”的建议,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地方金融、证监等部门沟通,积极搭建文化和旅游产业投融资平台,做大做强文化和旅游产业投资基金,围绕文化和旅游信贷产品、保险产品和服务进行创新,鼓励文化和旅游企业发债融资,支持文化和旅游企业创新融资方式,为我省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注入新动力。

二、创新融合机制,营造良好环境

(一)按照您提出的“建立由党政领导挂帅、多部门合作联动的文化和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的建议,我们将结合我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实际,积极向省委、省政府和省委宣传部建议,推动建立文化和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的统筹谋划和指导。

(二)按照您提出的“以文旅产业重要活动为抓手,通过举办旅发大会、文创和旅游商品大赛等多种形式,以点带面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我们将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区域联动、整合资源、新业态引领、产业化发展、全民参与”的路径,改革创新旅发大会平台机制,持续优化办会模式,强化信息化、智慧化支撑,坚定不移继续办好省市旅发大会,推动旅发大会向高质量转变,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全面提升和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同时,大力推进文化资源开发转化,创新举办全省文创和旅游产品创意设计大赛活动,以深入开展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进景区活动为抓手,推动我省文创产业实现从设计开发到市场销售的全链条突破,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三)按照您提出的“处理好政府与企业关系,完善国有、民营、市内、市外企业同等对待的公平公正的管理机制,优化文旅市场营商环境,完善行业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不断推进文旅产业市场共建、品牌共育、利益共享”的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快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建设,制定全省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信用管理办法,实行信用数据动态管理,逐步建立覆盖所有市场主体的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制度。二是持续深化文化和旅游领域“放管服”改革,充分发挥“互联网+监管”作用,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三是加大市场综合执法力度,强化重点领域市场执法监管,加大大案要案督办查处力度,深入开展文化和旅游市场专项治理行动,营造良好的文旅市场环境。

三、加大扶持力度,培育龙头企业

(一)按照您提出的“培育一批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骨干文旅企业”的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以实施百亿量级优势文化产业打造工程为抓手,着眼壮大文博文创、数字文化、文化制造等文化产业,重点支持乐器、童车、香业、画材等文化企业发展,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原创品牌,争取进入全国“知名文化企业30强”。二是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着力发展动漫游戏、网络文学、网络演艺、数字剧场等数字产业,培育一批数字文化骨干企业。三是开展省级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重点企业、项目认定工作,争取更多文化企业和项目纳入国家级目录。

(二)按照您提出的“引导相关企业转变发展观念,抓住5G、超高清等新技术发展机遇,改善数字文旅产品供给能力,创新线上体验,引导新型消费”的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大力支持和鼓励文化企业,牵头或参与国家、省市各类文化与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和课题研究。二是建立重点文化和旅游科技项目库,支持5G、4K/8K、VR/AR、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优化提升文化生产、传播、管理、服务流程。三是鼓励文化和旅游企业发展云展览、云演出、云剧场、云旅游等新业态,大力提升文化和旅游产业科技含量与附加值。

(三)按照您提出的“提升文化企业自我造血、长期运营能力,指导企业调整人才结构,创新生产方式,加强创意设计、项目策划、媒体传播、市场运营和管理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建议,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创新引才引智机制,制定和落实文化产业人才引进激励政策,大力引进国内外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创意和技术方面的高层次人才,提供多方面便利条件。二是建立文化产业人才资源库。依托工作室、文化名人、艺术大师,促进人才培养和传统技艺传承。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文化企业、园区基地深化融合,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机制。三是鼓励文化企业以知识产权、无形资产、技术要素入股等方式,吸引专业骨干人才。

四、强化人才培养、壮大专业人才队伍

按照您提出的关于“强化人才培养、壮大专业人才队伍”的系列建议,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决策部署,继续加强文化和旅游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方式,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为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一是根据国家专业设置管理规定要求,引导和支持有条件高校设置和调整相关专业,提高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全面提高文化和旅游人才培养的岗位匹配度。二是积极引导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河北传媒学院、河北美术学院等高校开展文化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加强相关专业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三是引导支持学校与文化和旅游行业深入合作,支持企业深度参与高等学校文化和旅游相关专业教学改革,探索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联合行业企业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确定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四是做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推荐工作,加强文化和旅游产业高端人才培养,重点培养有实力有潜力的中青年专业人才。五是实施全省文化和旅游人才培训计划,充分利用河北文化和旅游网络学院平台,加强在线学习培训,推进人才梯队建设。夯实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基层人才发展机制,支持专业人员、志愿者到基层工作,建立起一支扎根群众的基层文化队伍。

非常感谢您对我省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提出的宝贵建议,并欢迎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一如既往的关注、支持与监督,共同为推动我省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2021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