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政务云邮件系统 |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云业务中台系统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资讯网

对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1750号建议的答复

2021-05-31 15:16 来源: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
刘红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弘扬河北省太极拳文化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太极拳自17世纪中叶形成以来,世代传承,习练者遍布全国各地,并在海外有着广泛传播和传承。太极拳对于习练者的性别、年龄、体质、职业、民族没有限制,通过习练太极拳,人们在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同时,也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学拳明理”,太极拳所蕴含的阴阳循环、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养生观念,丰富着人们对宇宙、自然和人体运行规律的认知;其松柔圆活与立身中正的基本要求,尊师重道、学拳不可不敬、不可狂、不可满等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地涵养着人们平和、包容、友善的心性。在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意识、促进身心健康、推动人与人和谐共处、增强社会凝聚力等方面,太极拳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提高站位,高度重视

中国太极拳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国家大事,对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扩大中华文化在全世界的影响力,提高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地位有着重要作用。中国·邯郸国际太极拳运动大会已成为河北省知名品牌,吸引了全世界100多个国家的武术爱好者前来参与,为太极拳提供了发展基础和文化氛围,形成了具有河北特色的太极拳交流、培训、竞赛综合群众武术活动体系。《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十四五”发展规划》(审议稿)已将太极拳列为重要发展项目。内容包括:一是扩大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中国沧州国际武术节、中国·邯郸国际太极拳运动大会、中国·崇礼国际滑雪节等重大活动影响力。二是促进沧州武术、邯郸太极拳等特色体育运动活动和群众性体育活动的旅游化开发,培育一批文化体育融合型企业和运营机构,做大文体融合产业规模,建设体育文化旅游大省。三是邯郸市建设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东亚文化之都和太极拳文化旅游目的地。

二、项目众多,异彩纷呈

目前,我省已公布了七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在省级项目中,太极拳相关的项目还有太极拳(府内派传统杨氏太极拳)、太极拳(杨氏太极拳老架)、李派太极拳、孙氏太极老架、太极拳(杨氏中平架)、杨式太极拳(南关老拳)、吴氏太极拳、太极拳(卢氏太极拳)、太极拳(孙式太极拳)、姚式太极拳等多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中还有邢台市清河葛传武氏太极拳等项目。燕赵大地丰厚的太极拳资源是我们宝贵的遗产,也是继续奋进的重要动力来源。

三、赓续传承,培树精英

目前,经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评定,已形成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四级非遗传承人队伍。杨氏太极拳国家级传承人杨振河、韩会明、杨振国,省级传承人常关成、韩清民、杨志芳;武氏太极拳国家级传承人翟维传、省级传承人姚志平;王其和太极拳省级传承人李剑方、刘云廷;孙式太极拳省级传承人戴建英、栾新春、焦冠军、胡俭雷;卢氏太极拳省级传承人卢奎镇;太极拳(杨氏中平架)省级传承人靳德华。体育领域形成了河北太极世界冠军巨文馨、岳雷钧为代表的专业太极拳人才和王艳萍、董丽为代表的群众太极拳全国冠军,为宣传、推广、普及太极拳树立了模范典型作用。

四、加大宣传,扩大影响

近几年,河北武术先后代表国家和河北出访美国、意大利、西班牙、土耳其等十几个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武术传播、指导、教学、交流等国际交流活动,并组织、选拔优秀群众选手参加世界武术太极拳锦标赛、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中拉太极拳网络大赛等高水平国际赛事活动,充分发挥中国武术技艺和文化影响力在国际上的优势作用,助推“一带一路”建设。今后将进一步做好媒体宣传,通过微信公众号等互联网等途径,大力宣传太极拳传承活动。积极鼓励通过举办太极拳交流赛事等方式,提升太极拳的社会知晓度。持续打造邯郸国际太极拳大会品牌,不断创新活动内容,提升国内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促进太极拳的交流传承,擦亮太极拳文化名片。

五、建立组织,教学推广

省体育局将建立健全省、市、县(区)、乡、村五级太极拳组织机构,有步骤有计划的开展武术太极拳交流、培训、竞赛、段位制考评等各类推广普及活动,使太极拳活动向更优质方向发展。省教育厅会同有关部门,加强校园太极文化的传承与推广,特别是在太极进校园的布局规划、项目门类分配、场地设施设备、师资队伍建设、开展评估考核以及开展太极拳赛事活动等方面,加强部门协作,深入科学谋划,认真总结各地教学经验,强化实践教学,让邯郸太极悠久文化和太极精髓切实融入到校园之中,不断推进我省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六、完善标准,规范引导

太极拳看似简单,但也有标准,由于入门门槛低,社会受众广泛,也存在鱼目混珠的情况。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大对太极拳传承传播活动的监督和规范,做好太极拳之内各流派之间,以及不同地域之间太极拳的信息沟通和交流,树立整体的良好的太极拳社会形象,弘扬太极拳文化,使太极拳能够真正惠及更多民众。包括太极拳在内的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具有活态性流变性的特点,强本固基方能枝繁叶茂,应注重对太极拳本身历史源流、价值功用、技艺传承等方面的挖掘整理,加强对太极拳的科学认知,推动太极拳健康发展、持续发展。

七、文旅融合,开发利用

太极拳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其经济价值应当被正视。在文化旅游相结合的大背景下,可以邯郸永年为龙头,将太极拳与旅游相结合,与景区相结合,促进太极拳社会经济价值的合理开发利用。太极拳作为我省重要的文化体育资源,今后发展空间巨大,让我们携手,共同促进太极拳的良性发展。                         

 

                         2021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