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政务云邮件系统 |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云业务中台系统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资讯网

对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1426号建议的答复

2021-05-31 14:51 来源: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
郭翠朵代表:

您提出“关于激活‘康养+’产业融合新动能增强康养之城发展新活动力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国家和省先后出台《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实施意见》《河北省新时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扶持性指导性文件,为文化与康养产业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厅结合工作实际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积极推动文化、康养公共服务建设

全省着眼于更好地满足老年群体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及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在优化公共文化供给结构、丰富养老服务内容方面不懈努力,建成覆盖城乡的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五级社区教育办学网络,实现了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有效对接,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末,全省以各种形式经常性参与教育活动的老年人约154.16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0.2%。老年文化服务质量提升,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中合理设置老年人的设施与功能,积极开展面向老年人的公益性文化服务,广泛开展群众性老年人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

二、多元化、融合发展的康养产业体系逐步建立

依托各地特色资源禀赋、区位优势,打造了一批具有较强区域影响力的文化教育、健康医疗、养老养生等特色文化与康养产业服务园区、康养小镇,如秦皇岛的国家级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拥有各类健康服务企业170余家,各类休闲养老院(所)400多家,实现了与人类生活健康息息相关的生产和服务领域全面覆盖;张家口的冰雪文化康养基地积极推动旅居康养、运动康养、膳食康养、医疗康养四大业态,已初具规模,形成新的产业增长极。

三、多种特色文化康养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利用多样化生态地貌、康养资源,深度融合医疗、健康、养老、养生、文化旅游资源,建设了一批受到老年人青睐的文化研修康养项目,打造出多个优质文化康养品牌,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康养需求。

“康养+中医药文化”品牌优势显著。依托中医药文化等资源,各地大力发展以提供中医药康复、养老、养生、文化旅游服务等为主题的“康养+中医药文化”品牌,实现中医药健康、养老养生、文化旅游等优势资源融合发展,推动全省中医药文化、康养产业提质升级。邢台内丘擦亮“扁鹊”品牌,依托扁鹊中医药特色文化资源,发挥现有的优质中药材种植、中医药生产、提升特色中医诊疗服务等优势,推进扁鹊康养古镇等20个特色文化康养项目建设。保定安国依托全国知名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和深厚的中医养生文化底蕴,引进战略投资者,致力于大力打造中医药文化旅游、健康养老养生体验特色品牌。石家庄以岭健康城依托中医药名企资源,打造形成文化医药康养一体化、吃住购游一站式的国内领先的康养特色品牌。

下一步我厅将充分利用各地的人文资源、康养资源和地理区位优势,秉承因地制宜和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文化传承和设计创新,推进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结合,针对不同群体需求,打造普惠型的“医、养、护、文、游”一体化文化康养综合体,加快文化与康养产业的融合发展。一是完善提升“康养+中医药文化”“康养+ ”等已有品牌美誉度,整合红色太行、壮美长城、诚义燕赵、神韵京畿、弄潮渤海等河北省特色文化资源,以沿海文化产业带、太行山文化产业带、长城文化产业带、大运河文化产业带为支撑,融合河北省各地医疗健康、养老养生、生物医药、康复器具制造等特色康养资源,开发培育一批唱响具有河北特色的文化康养新品牌。二是加强与国际国内文化康养大型机构合作,引进先进理念和运营方式,培育本地特色品牌文化康养机构,建成一批示范效应带动显著、文化底蕴深厚、产业特色鲜明的文化康养特色小镇。利用长城、运河、皇家等京津冀三地共有的文化元素,联合打造文化与康养产业融合发展带和文化品牌。

非常感谢您对我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出的宝贵建议,并欢迎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一如既往的关注、支持与监督,共同为我省文化和旅游业改革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2021年5 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