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政务云邮件系统 |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云业务中台系统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资讯网

对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1101号建议的答复

2021-05-31 14:41 来源: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

王爱英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太行红河谷文化旅游经济带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太行红河谷文化旅游经济带,为推动邯郸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是河北省高质量发展的新示范、全省南部旅游崛起的新抓手和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新支撑,对于优化全省旅游发展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为确保太行红河谷文化旅游经济带建设取得实效,我厅以举办第六届省旅发大会为契机,指导邯郸市对太行红河谷常乐小镇,七彩创意小镇,太行民俗风情街区,庄子岭景区,129师纪念馆景区进行了整改提升,对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旧址,太行五指山景区的步游道路面和栏杆等基础设施进行了提升,目前正在加紧推进区域内旅发大会项目建设。您提出的意见建议,对于破解制约太行红河谷文化旅游经济带建设的瓶颈,加快建设步伐具有积极的作用。针对您的意见建议,我们会同省水利厅、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发改委、邯郸市政府进行了认真研究,下一步各单位将结合工作职能,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纳入省市重点规划

省文旅厅将以编制“十四五”规划为契机,将太行红河谷文化旅游经济带纳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十四五”发展规划》《河北省“十四五”旅游发展专项规划》,作为重点片区进行打造,积极建议将红河谷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为经济带建设做好顶层设计,争取更多政策支持。省自然资源厅将以全省“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为契机,积极指导邯郸市及相关县区,统筹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合理确定规划控制性指标,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科学安排空间资源供给,加强与《河北省太行红河谷文化旅游经济带总体规划》规划衔接,优先保障公共服务设施,特别是旅游配套设施规划和用地需求;按照国家要求统筹划定并落实三条控制线,将国家批准的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永久基本农田核实整改成果纳入国土空间规划,按照“集约适度、绿色发展”的原则统筹科学划定城镇开发边界

二、积极做好用地指标保障工作,统筹落实耕地占补平衡

省自然资源厅在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方面,按照国家土地利用计划改革工作部署,坚持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争取更多项目由国家保障计划指标。配合省发展改革委梳理申报重大项目,对于符合纳入条件的,积极争取纳入国家或省政府重大项目清单。对于纳入清单的项目,在批准用地时直接配置计划指标;对其他项目,指导各市使用地方计划指标优先予以保障。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实施意见》(冀发〔2018〕35号),落实“县域自求平衡、市域统筹调节、省级适当调剂及国家适度统筹”的占补平衡机制。各类建设占用耕地,首先在县域范围内落实补充耕地;县(市、区)确实难以补充耕地的,设区市政府应当统筹调节全省补充耕地指标;补充耕地指标仍然不足的,可申请在省域范围内适当调剂;符合补充耕地国家统筹条件的重大建设项目可申请国家统筹。

三、强化督促指导,做好水安全保障

为加快推进太行红河谷涉水工作开展,省水利厅到邯郸进行了现场调研,督促指导邯郸市政府抓紧编制引水方案,对邯郸市规划引水方案进行了认真研究,认为邯郸市政府提出的立足自身水资源条件解决用水问题的引水方案是现实可行的,并将意见反馈省发改委,上报省政府。组织专家赴茅岭底水库进行勘查调研,将茅岭底水库纳入河北省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并作为新建中型水库上报水利部,力争纳入水利部“十四五”规划;4月初对《清漳河涉县段河道治理与采砂管控规划报告》进行了审查,提出了审查意见,建议将清漳河涉县段河道治理纳入规划报告中。印发通知督促指导邯郸市细化水源保障工作任务,按照确定的建设目标,加快组织工程建设,确保今年5月底前完成收集利用清漳河沿岸现有鲟鱼养殖园区退水联通工程和茅岭底水库施工围堰截渗措施,解决太行红河谷文化旅游经济带近期用水问题。同时,指导邯郸市尽快组建完善茅岭底水库、清漳河匡门口水电站项目法人,制定工作计划,落实目标责任,千方百计加快工程前期工作,争取尽早实现项目开工建设。下一步,省水利厅将按照职责分工,积极推进茅岭底水库前期工作,指导邯郸市做好茅岭底水库初设报告,待上报后尽快组织审查,力争项目尽快开工建设,为太行红河谷文化旅游经济带建设提供坚实的水源保障。同时,积极指导邯郸市政府组织编制匡门口水电站项目建议书,为项目实施提供依据。

四、高标准建设旅游路网,完善基础配套设施

邯郸市政府将高标准规划建设太行红河谷“五环连五谷”旅游路网,即:太行红叶大峡谷路网环(以涉左公路、邯索公路、云中天路、青龙公路、圣福天路、G234、将军大道、河茅公路、常索公路环行组合成北部旅游环线,将娲皇宫、云中天路、庄子岭、青塔湖、圣福天路、129师纪念馆等景区串联);太行梯田大峡谷路网环(以将军大道、G309、井王公路、井关公路、下江公路、庞连公路、G234、娲皇宫至五指山公路、河茅公路组合成中部旅游环线,将129师纪念馆、王金庄、石岗连泉生态谷、韩王山、五指山等景区串联);太行红河谷滨河路网环(以红河谷漫游道、河茅线、东山旅游环线、G234闭合组成太行红河谷滨河路网环,将娲皇宫景区、桃城湖、赤水湾湖、东山湖、赤水湾、知青文化园、129师司令部旧址、五指山景区、韩王山九寨景区等串联);炉峰宝寨谷路网环(以庞连公路、下江公路、井关公路、邢合公路、G234、磁岭公路、张后公路组合成炉峰宝寨谷旅游环线,将石岗连泉生态谷、西达兵工厂旧址、玉路岭古商道、新愚公景区、炉峰山、天宝寨等景区串联);漳河曲峡谷路网环。其中,炉峰宝寨谷路网环、漳河曲峡谷路网环主要位于磁县境内。目前,已基本形成“国省干线为骨干,农村公路为脉络,外通京津晋冀豫,内连邯峰武涉磁”的高品质高质量老区特色“公路旅游交通路网”。目前,在内部交通上,亲水漫游道索堡—茨村段共新建提升27.7公里,索堡—污犊段正在办理立项手续。在外部交通上,G234涉县段(含绕城)与G309共用(城区)段已完工,今年底将全部建成通车;太行红河谷风景旅游大道,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0%,今年6月底前可完成沿线风貌提升。同时全力打造公路文化,将红色文化、女娲文化、民俗文化等浓缩于农村公路上,让景区延伸到路上、景点建设到路上,实现了从“旅游公路”到“公路旅游”转变,较好的展现了涉县革命历史和人祖文化。目前,旅游集散中心改造提升工程已进场施工,旅游大数据中心正在采集数据,旅游驿站、标识标牌已完成设计,第一批12块旅游标识标牌已安装到位。沿线发展农家乐、采摘园、服务驿站等2000多家,高标准新建旅游公厕30余间,提升了景区服务品质。

五、多渠道争取资金支持,解决建设资金难题

省财政厅将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统筹现有渠道相关资金,尽可能对太行红河谷文化旅游经济带建设相关的造林绿化、水利建设、路网建设、地景长廊、文旅基础项目、体育项目给予必要资金支持,同时,对于公益性投资方面,指导市县政府按照财政部和我省有关政策规定,积极做好新增政府债券项目资金需求年度申报工作,在防范政府债务风险的前提下,对有关市县给予新增政府债务限额支持,有关市县可在下达的新增限额内优先安排用于符合条件的建设项目,此外,考虑到太行红河谷文化旅游经济带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部分项目市场化程度较高,更需加强社会资金投入和运营,指导邯郸市对适宜市场化的旅游开发项目,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激活旅游资源活力,并积极争取各类金融机构的金融信贷支持,共同推动太行红河谷文化旅游经济带高质量建设。同时,为尽快解决建设资金不足问题,涉县通过多种渠道,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包括中央预算内水利基础设施资金、太行山绿化工程资金、中央财政造林资金、财政补助产业建设资金、省以上中药材补助资金、债券资金、旅发大会省市专项资金等。2021年拟申报项目建设资金共计133289.22万元,其中:政府投资35150万元(含债券资金22000万元、上级专项资金3150万元、县级预算安排10000万元)已落实,PPP项目资金89139.22万元已经录入财政部PPP项目库,债券资金9000万元用于红河谷生态环境治理项目。

 

                               2020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