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政务云邮件系统 |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云业务中台系统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资讯网

对政协河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605号提案的答复

2020-05-18 15:08 来源: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
马瑞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河北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开展乡村旅游是新时代促进居民消费扩大升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河北省不断加大乡村旅游建设的力度,积极推动乡村旅游建设。一是制定出台了《河北省乡村旅游发展指引》、《河北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为我省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举办系列乡村旅游人才培训班,累计培训了2000名来自10个深度贫困县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所在乡镇干部、乡村旅游经营户、驻村工作队和乡村旅游管理人员。三是推动了“快旅慢游”交通项目建设,新建、改建旅游专用公路2645公里,风景道1341公里,绿道2485公里,交旅融合取得重大突破。
       提案中提到的“建设旅游配套服务项目完善古村落的公共基础设施”、“邀请专家团队编制旅游总体发展规划方案”、“打造特色旅游品牌,避免生搬硬套和过度模仿”等对策思路,非常合理。为推进我省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我厅将
       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完善乡村旅游顶层设计。推进乡村旅游资源富集县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相结合,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保护永久基本农田,确保乡村旅游开发合法合规。建立乡村旅游管理与服务标准体系。研究编制覆盖乡村旅游管理与服务各环节、各要素的规范标准, 及时推选乡村旅游经典案例, 加强示范引领,促进先进经验推广。 
       二是实施乡村旅游新业态工程。坚持以生态为本、以文化为魂,在多样化、个性化、精品化上下功夫。依托本地特色自然文化资源,培育一批乡村旅游新业态。大力发展山水观光游、山地游、康养游、运动游、民俗文化游、农业体验游、创意游。突出“旅游+”,立足本地独特资源,大力发展“旅游+文创”“旅游+养生”“旅游+体育”等多种业态,用创意提升主题,以差异彰显特色,创造新亮点、新卖点。提升旅游品位,丰富旅游业态。
       三是培育乡村旅游特色旅游产品。突出乡村自然资源优势,挖掘文化内涵,开发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重点培育五大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建设精品民宿、旅游度假小镇、乡村度假酒店、乡村庄园、俱乐部等“冀忆乡居”乡村度假产品。依托古村落、采摘园、花园、果园、大地景观,形成“冀忆田园”乡村观光产品。开发太行山水人家、坝上草原牧家、海滨海岛渔家、华北田园农家、长城文化老家、湖泊湿地船家等一批“冀忆人家”乡村养老产品。培育赏花节、采摘节、民俗庙会、户外音乐节等一批“冀忆欢聚”乡村节庆产品。创新土特产品开发,培育蔚县剪纸、赞皇核桃、行唐大枣等“冀忆乡品”乡村购物产品。 
       四是培育乡村旅游特色品牌。以“周末在冀”乡村旅游品牌为统领,开发六大乡村旅游特色品牌。太行山地区开发民宿客栈、山岳观光、山地避暑、康养健身等产品,培育“太行山水人家”品牌;燕山地区培育长城艺术村、文化探秘、民俗体验、特色小镇等产品,培育“长城文化老家”品牌;坝上地区发展牧家乐、草原风景道、国家牧场、草原运动会等产品,培育“坝上草原牧家”品牌;湖泊湿地区域创新渔家乐、滨水度假、水上运动等产品,培育“湖泊湿地船家”品牌;平原地区打造农业公园、市民农园、休闲牧场等产品,培育“华北田园农家”品牌;滨海地区推进海鲜美食、滨海休闲、海岛度假等产品,培育“海滨海岛渔家”品牌。
       五是加大改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指导和支持旅游村建设游客中心、停车场、旅游商店、旅游标牌、医疗室和文化广场。鼓励社会资本及各类经济实体采取独资、合资以及PPP、公建民营等方式参与厕所及污水处理、停车场、游客咨询服务中心等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加快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定点投放、分拣清运、回收利用、分类处理”的新型收集处理方式,重点建设垃圾收集站、中转站、转运车等收转运基础设施。梯次推进乡村旅游污水治理,鼓励引导乡村旅游污水源头减量和尾水回收利用。
      非常感谢您对我省文化和旅游发展提出的宝贵建议,并欢迎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一如既往的关注、支持与监督,共同为我省文化和旅游业改革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您对以上办理情况有何意见,请填写《政协提案办理情况征询意见表》(附后)并及时反馈。

      2020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