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秀昀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河北长城文化带建设的建议 ”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长城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在中华文明史和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与地位。目前,经过专家调研核算,河北境内长城始建于战国时期,现存战国、中山、燕南、赵南、汉、北魏、北齐、唐、金、明等11个历史时期的长城,分布范围广、年代跨度大、建筑形制多样、价值突出,是中国长城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区段之一。河北段长城总长度为2498.54千米,其中明长城墙体总长1338.63千米,共1153段,单体建筑5388座、关堡302座,相关遗存156处;早期长城墙体总长1159.91千米,共290段,单体建筑915座,关堡70座,相关遗存26处。立足资源数据,省文物局已对长城形体类型、保存状态进行了科学分类。
2019年9月,中办、国办印发《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并把河北作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制定《长城、大运河(河北段)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推进方案(2019-2023年)》,推动成立了由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任组长的河北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在工作领导小组的高位谋划、统筹推进下,省文化和旅游厅强化使命担当,积极主动作为,以编制《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河北段)建设保护规划》为抓手,有力有序推动我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高质量开展。
按照《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要求,《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河北段)建设保护规划》确立了“保护优先、强化传承,文化引领、彰显特色,总体设计、统筹规划,积极稳妥、改革创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基本原则,并围绕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协调推进目标,系统谋划了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再现五大基础工程,明确了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体制、完善制度设计、加强宣传引导、鼓励社区参与、强化人才支撑、督促工作落实等组织保障措施。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利用职能优势,推动省、市、县各级党委和政府发挥主体作用,推动河北长城文化带合理保护修缮、合理开发利用,为全面开展长城文化公园(河北段)的保护建设描绘更加美好的蓝图。
非常感谢您对我省文化和旅游发展提出的宝贵建议,并欢迎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一如既往的关注、支持与监督,共同为我省文化和旅游业改革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您对以上办理情况有何意见,请填写《政协提案办理情况征询意见表》(附后)并及时反馈。
2020年5月8日
对政协河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602号提案的答复
2020-05-18 15:06 来源: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