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省古籍保护工作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目前我省古籍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
一是建立科学有效的古籍保护制度。从2007年开始,逐步建立厅际联席会议制度、省古籍保护中心、省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等一系列古籍保护工作机构,下发《河北省古籍普查工作方案》、《河北省珍贵古籍名录和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并于2008、2011年召开了全省古籍保护工作会议,部署工作和任务,保障了全省古籍保护工作科学有序地展开。
二是多途径全面开展古籍普查登记工作。《中华古籍总目·河北卷》第一阶段的任务获得成效。我省制定了全省古籍普查登记方案。一方面从省中心现有人员中抽调力量派员前往普查单位进行普查,另一方面督导普查力量薄弱的单位将古籍送来省中心帮助普查,同时接受普查单位派员前来学习方法和在大学中招收志愿者方法。到目前已完成全省古籍总量95%普查,其中大部分单位普查项目达到30多项。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河北省图书馆馆藏普查登记目录》、《保定市图书馆馆藏登记目录》、《石家庄市图书馆馆藏普查登记目录》的编辑出版工作。
三是建立全省珍贵古籍保护体系。我省古籍保护中心积极组织古籍收藏单位完成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申报工作。我省先后启动了首批和第二批《河北省珍贵古籍名录》的申报和评审工作,并于2011年6月、2013年6月由省政府公布,共304部古籍入选省珍贵古籍名录。为了宣传古籍保护成果,展示珍贵古籍的魅力,我省古籍保护中心又相继完成了首批和第二批《河北省珍贵古籍名录图录》的编辑和出版工作。
四是建立特藏书库。从2008年开始,先后组织全省古籍收藏单位,完成了六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开展了首批和第二批“河北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申报和评审工作,省内5家单位入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6家单位入选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此项工作的开展,促使一部分古籍收藏单位采取措施,改善保管条件,一批标准化书库已建立,全省古籍保护条件得到了改善。
五是加强古籍保护人才培养工作。2008年以来,通过多种渠道,为全省培养古籍专业人才:组织全省和全国规模的培训五期,培训我省古籍专业人员近四百人次。为弥补古籍人才匮乏的现状,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除了下到基层为基层图书馆以实践方式培养人才外,还从大学中选取学生培养志愿者人员,为我省培养了一支古籍保护队伍。
六是古籍保护宣传工作社会效果显著。除了在网站开辟古籍保护宣传网页,进行相关古籍保护工作宣传外,于2014、2015、2016年连续承办了中图学会与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举办的“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成果展”、中华古籍摄影大赛巡回展、我与中华古籍创客大赛等展览,2017至2019年又相继开展了公私藏古籍文献联展、文房雅玩展、京津冀珍贵古籍书影展、首届公私藏珍本晒书节等一系列活动,并以此为契机,开展全省规模的古籍保护宣传推广活动。从活动方案策划,到省珍贵古籍特展、讲座组织、古籍保护技艺展示等,在全省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古籍保护理念渗入到了社会的各个阶层。
七是古籍修复与再生性保护工作有所进展。在珍贵古籍名录的申报和评审工作中,省古籍保护中心积极推进古籍再生性保护工作:《畿辅七名家诗抄》、《清音阁集》、《史记抄》一批珍贵古籍相继影印出版。与此同时,积极推进古籍修复工作,选拔热爱古籍事业、有责任心的人员参加修复培训。
八是古籍开发和利用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为展示古籍魅力,弘扬传统文化,由特藏部设计和策划的书笺和诗笺系列文创产品,受到社会各界好评,并在文化系统文创产品大赛中,获得银奖。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我省古籍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存在普遍共性问题。我们积极面对现有问题,推动全省古籍工作顺利开展。一是加强对古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根据文旅部安排,组织各级图书馆开展“晒经典·读好书”系列活动,对古籍普查成果、珍贵古籍、修复技艺和典型事迹等进行充分展示,结合全国公共图书馆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帮助群众深入了解古籍以及古籍保护工作,推动古籍保护知识普及。二是推进一批古籍研究和整理出版成果,开发古籍类文化创意产品。指导各级公共图书馆根据实际推出一批古籍研究和整理出版成果。有条件的公共图书馆等发挥古籍和相关文献资源优势,坚持社会效益第一,通过委托授权、与文化企业单位合作等多种方式,开发一批古籍类的文化创意产品,让传统文化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三是推进古籍数字化服务和线上宣传推广。指导各级公共图书馆等古籍存藏机构在开展古籍数字化工作的基础上,依托中华古籍综合信息数据库和中华古籍数字资源库,完善古籍目录和通用检索系统,向公众开放免费浏览和下载权限,让公众便捷查询和利用古籍。同时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手段,通过各类古籍内容关联,开发专项古籍数据服务系统。四是创新古籍文化传播形式。鼓励有条件的公共图书馆依托数字图书馆工程,开设网上典籍博物馆,创新文化传播的表现形式,以数字化、智慧化、立体化的表达,反映古籍普查和存藏情况,开放珍贵古籍浏览,介绍古籍内容和保存情况,展示古籍修复技艺,推介古籍文创产品,让公众更方便、更详细地了解和体验古籍蕴含的文化内涵,发挥好中华古籍的社会教育功能,让古籍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
非常感谢您对我省文化和旅游发展提出的宝贵建议,并欢迎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一如既往的关注、支持与监督,共同为我省文化和旅游业改革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您对以上办理情况有何意见,请填写《政协提案办理情况征询意见表》(附后)并及时反馈。
2020年5月8日
对政协河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546号提案的答复
2020-05-18 14:49 来源: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8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