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纬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保护研究”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战略,我省文化和旅游业从大文化、大旅游的角度出发,积极推进行业内各领域产业和事业的协同发展。
一、加强顶层设计。2019年京津冀文化和旅游协同会议研究部署了《京津冀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2019年-2020年工作要点》,三地签署了《京津冀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地与新浪、腾讯签署了《京津冀-新浪文化旅游宣传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京津冀-腾讯文化旅游宣传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些文件的出台,为非遗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战略支持和政策保障。
二、用好现有品牌。5.18京津冀文化旅游项目对接恳谈会、北方旅游交易会、京津冀红色旅游宣传推广活动、京津冀房车巡游活动、河北省特博会,都已成为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知名品牌。要充分运用好现有的文化和旅游交流平台,根据每类展会的不同主题,注入相应的非遗资源展览展示展销内容,扩大河北非遗的影响力、吸引力。
三、固牢三地合作。京津冀三地地缘相近、文脉相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技艺也有很多共通之处,特别是我省的廊坊等地,与北京的一些传统美术类的手工艺品技艺颇为相似,河北拱卫京畿,很多产品都是原宫廷造办处的技艺产物。
京津冀三地非遗保护传承发展工作交流密切,每年都会组织三地的非遗保护基层工作者和非遗传承人培训活动,并就本地好的项目经验做法进行分享交流互鉴。2019年11月在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组织参加了为期5天的共100人非遗基层保护工作队伍培训,组织我省各市县30余人参加,并将我省非遗助力扶贫的典型做法在培训班做了典型发言,同时听取了北京大洲于文华创意园对花丝镶嵌制作技艺、天津杨柳青年画对非遗+设计的优秀案例分享,以及我省邯郸涉县非遗+旅游的经验做法,培训班成果丰硕,交流了技艺、互动了感情、促进了融合。
京津冀非遗联展品牌广受欢迎。京津冀非遗联展由三地轮值主办,今年由我省组织筹办。今年的活动由以下2个亮点,一是同时邀请大运河沿线除京津冀以外的其他省份非遗项目注入,极大丰富了活动内容,展览将分为运河精品区、非遗展演区、融入生活区、传习体验区、文创科技区、非遗之旅区、美食品鉴区、特色非遗体验、非遗摄影作品展等9个版块展出。二是纳入了“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示范走廊”发展联盟的2项活动,2020年京津冀文化和旅游产品采购大会和2020年“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示范走廊”发展联盟论坛,在京津冀非遗联展期间同期举办,多会合一将引发更多的碰撞、创意和机会。
四、下一步工作。总的来看,京津冀非遗保护协同发展范围广、进度快、成效显著,但也存在着协同动力不均衡、协同机制需加强、宣传营销和品牌打造有待进一步整合提升等问题,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持续深入推进非遗领域协同发展再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一是继续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共同研究制定深化协同发展的支持政策及相关细则;二是继续完善协同发展工作制度,建立监督考核与区域互惠补偿机制,促进非遗保护工作无缝对接;三是推动构建区域特色鲜明、需求层次多样的新型非遗产品供给体系;四是推动构建一体化区域非遗营销推广平台,共同开发京津冀非遗宣传品,实现区域内活动共享、同步宣传。
非常感谢您对我省文化和旅游发展提出的宝贵建议,并欢迎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一如既往的关注、支持与监督,共同为我省文化和旅游业改革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您对以上办理情况有何意见,请填写《政协提案办理情况征询意见表》(附后)并及时反馈。
2020年5月8日
对政协河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183号提案的答复
2020-05-18 12:49 来源: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