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围绕公共交通,利用互联网打造文化旅游产业”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我厅积极通过互联网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不断加快全省智慧旅游建设,扩大优质数字文旅产品供给,引导和培育网络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等消费新热点,深化“河北文化旅游云”大数据应用,推动河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省交通厅加快落实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战略,积极推动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工作,便捷老百姓出行方式,有效提升了居民的科技新体验。围绕公共交通,不断打造文化旅游产业,我厅与省交通厅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建设“河北旅游云”项目。为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为游客提供更有深度、内涵和针对性的出行参考和服务,2015年“河北旅游云”项目正式立项,经过三年的建设和运营,“一个中心,两个平台”作用已初显成效。2018年“旅游云”项目参加了“首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吸引了众多业界人士的关注。2019年该项目荣获“2019年度河北省大数据应用最佳实践案例”荣誉。仅就其中的旅游云大数据中心,就收集了全省5000多家旅行社、10000多家住宿场所、10000多家餐饮场所、4000多家购物场所数据库信息,同时还与12301旅游投诉数据、国内外主流OTA平台数据、景区监控数据,各类旅游资源数据等对接,让游客在河北的旅行更便捷、更顺畅、更有收获感,同时对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支撑。
(二)打造文化旅游惠民年卡新名片。一是我厅积极引导全省各市结合自身文化和旅游特色,出台文化旅游惠民措施,以“便民、利民、惠民、亲民、为民”为宗旨,以文化旅游惠民年卡为抓手,充分激发广大市民的文化旅游消费热情,拓宽文化旅游便民惠民新途径,进一步刺激各市文化旅游市场繁荣,打造文化旅游惠民服务品牌和新名片。目前,我省石家庄、承德、秦皇岛、唐山和邯郸市等通过政府指导,企业发行、媒体跟进、市民参与的模式发行了不同类型的文化旅游惠民年卡120万张,形成了新的旅游客源消费群体,有力提振了文化和旅游市场,促进了大众消费,让更多市民真正畅游河北,乐享生活。二是自2017年起,我厅在省会启动实施“省会文化惠民卡”项目。通过省市一体谋划、一体实施、一体推广,文惠卡项目取得了良好效果,社会反响热烈,已经成为我省舞台艺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经过三年的运营,省会文惠卡在促进高雅文化惠民化、亲民化、普及化上取得了良好成效,极大地激发了省会演出市场活力和各院团及演职人员演出、创作积极性,大幅提高了演出场次、上座率和演出收入,对培育省会舞台演出消费,倡导积极向上的文化需求,培养观众素养,树立社会新风尚等多个方面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认可,实现了政府、文艺院团和基层群众的三方共赢。
(三)积极开展新媒体线上宣传推广。构建矩阵,打造新媒体宣传“爆款”。近年来,我厅多次进行河北旅游资讯网改版升级,开通抖音号、头条号、百家号、腾讯微视号等,建立了涵盖11个设区市、30个旅游重点县和70家旅游景区的新媒体宣传矩阵。创新开展“乐享河北抖来嗨”、“头条带你游河北”等话题活动,总浏览量接近2亿次。“抖音号”获河北省最具影响力政务抖音号矩阵(省级),“百家号”荣获年度矩合力政务先锋奖,“微博号”荣获2019中国自媒体创意营销盛典文化旅行奖。
(四)推动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为落实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战略,省交通厅自2015年起逐步推动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工作。先后制定印发工作实施方案,建立清分结算系统平台并与京津冀区域中心完成对接。目前,各市市区及条件成熟县共计1.7万辆公交车、900余条城市公交线路及石家庄地铁1号线、3号线实现了与京津等200余城市公交、地铁互联互通。微信支付、支付宝、手机闪付等方便快捷的支付方式也广泛应用于城市公共交通,更加丰富了老百姓出行的支付手段,极大地方便居民出行。
下一步,我厅将进一步加快“旅游+交通”发展模式,与交通等相关部门密切合作,不断丰富数字化产品,深化大数据、互联网等科技应用,积极探索利用互联网打造文化旅游产业新途径,大力推进“一部手机游河北”,全面升级“河北旅游APP”,构建线上新媒体宣传矩阵,与“交通一卡通”等服务平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使广大市民充分体验互联网带来的便捷服务,不断壮大文化旅游产业,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非常感谢您对我省文化和旅游发展提出的宝贵建议,并欢迎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一如既往的关注、支持与监督,共同为我省文化和旅游业改革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您对以上办理情况有何意见,请填写《政协提案办理情况征询意见表》(附后)并及时反馈。
2020年5月8日
对政协河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137号提案的答复
2020-05-18 12:42 来源: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8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