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政务云邮件系统 |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云业务中台系统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资讯网

对政协河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99号提案的答复

2020-05-18 12:33 来源: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
民革河北省委: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大力推进我省红色文化旅游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提案深刻剖析了我省红色旅游发展存在景点内容单一、文化挖掘不足、专业人才缺失、管理权属分散等方面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强化顶层设计、塑造红色品牌、建立“红色教育学院”、构建大西柏坡红色文化旅游格局、推进“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等建议,符合我省红色旅游发展实际,对推动全省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近年来,随着全省文化和旅游产业持续升温,红色旅游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一是高站位强化统筹。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红色旅游的发展,明确指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编制出台了《关于促进全省红色旅游创新发展和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我省红色旅游发展提供了遵循。二是供给端持续发力。红色精品景区建设成效显著,共建成40余个国家A级景区,包括3个国家5A级景区和24个国家4A级景区。全国重点打造的3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中,河北拥有30个,占全国十分之一。“红色+”融合发展催生了大西柏坡、白洋淀等一批红色旅游新热点,精心推出了柏坡赶考行、百年寻梦游、浴血太行游等系列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三是区域合作走向深入。以建立红色旅游合作联盟为抓手,推动成立了晋冀豫三省十一市“红色曙光·雄秀太行”红色旅游联盟,全省22家红色经典景区和40家旅行社共同成立了“红色旅游营销联盟”,西柏坡联合全国146家红色旅游景区成立了“西柏坡红色旅游联盟”,深入推进了区域交流与合作。四是强力宣传造势。利用节假日和重大纪念日,先后举办了“红色太行·追逐梦想”、中国红色旅游音乐节等红色旅游系列推广活动。充分利用线上平台引流,开通了短信平台和河北旅游媒体资源网,部分红色旅游景区积极开展智慧旅游“微营销”,取得了良好的市场营销效果。五是精准扶贫效应凸显。平山县以西柏坡景区为龙头,打造了西柏坡、李家庄等18个旅游专业村,形成了“景区带村”成功模式,辐射带动200余个贫困村、超过23000贫困人口稳定增收。易县按照“大狼牙山景区”理念,发展了417个农家院、80个农业采摘园,直接参与旅游业的贫困群众达1.5万人以上,带动老区群众脱贫“摘帽”。
       虽然全省红色旅游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仍存在体制机制缺乏活力、红色教育功能发挥不足、配套服务设施薄弱、产业链条过短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创新发展理念,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挖掘红色精神内涵,传承红色基因,创新融合发展,加快推动全省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
       一、以意识形态工作为抓手,永葆红色旅游底色
       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肃对待红色旅游意识形态问题,切实把红色旅游建设成为新时代意识形态的防火墙,确保全省红色旅游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切实抓好各类阵地建设,增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依照史实严把红色旅游项目关,远离低俗、庸俗、恶俗的经营活动,传承好红色基因、弘扬先进文化,为人民提供强大的精神指引。加强指导监督,把好政治关、政策关、史实关。今年,将集中力量对全省红色旅游景区(景点)的展陈内容及讲解词进行全面检查,通过自查、互查、专家体检等形式,规范展陈讲解内容,严密防范红色旅游市场意识形态风险。
       二、发挥区域协同效应,构建红色旅游大格局
       以全域旅游为发展理念,由点状发展向板块化突破,打造以西柏坡红色圣地为龙头,以邢台太行新愚公、塞罕坝为两翼,以邯郸太行红河谷、冀东大钊故里、保定抗战英雄、张家口国防文化旅游区为支撑的“1+2+4”红色旅游目的地体系。一是做强西柏坡标杆性旅游区。以中共中央旧址和西柏坡纪念馆为龙头,联动温塘温泉、天桂山、沕沕水、驼梁-五岳寨、中山国遗址等,推动“红绿古温特”融合发展,建设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二是做大邢台太行新愚公、塞罕坝旅游区。以李保国“太行新愚公”精神和前南峪抗大精神为核心,打造新时代全国党性教育基地。弘扬塞罕坝精神,以塞罕坝机械林场为核心,整合御道口牧场、红松洼等区域,打造成为中国新时期传承红色基因、体验艰苦创业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是做优四大支撑旅游区。以八路军一二九师红色遗址遗迹和抗战历史为主线,打造国家文化旅游示范区和红色旅游引领乡村振兴的新典范。以李大钊革命活动遗址遗迹为主线,整合唐山抗震、长城抗战等红色旅游资源,做响“大钊故里”红色旅游品牌。围绕白洋淀、狼牙山、冉庄地道战遗址、白求恩四大品牌,将保定抗战英雄旅游区打造抗战英雄精神体验地和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借力 2022 年北京冬奥会,整合张家口市区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国防文化体验活动,打造国内知名的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三、深挖红色文化内涵,着力丰富优质产品供给
       一是建设一批红色精品景区。选取资源价值高、教育功能强、发展基础好、开发潜力大的红色旅游景点,打造一批红色精品景区。因地制宜开展红色研学游、主题教育游,适度发展红色旅游主题住宿、餐饮、休闲度假等旅游产品,延伸红色旅游产业消费链条,增强游客体验度和获得感。完善景区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导游员专业培训,提高景区服务水平。二是创建一批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基地。分级分步建设一批红色旅游主题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和学习培训基地,鼓励红色经典景区因地制宜开展红色研学游、主题教育游,最大限度发挥红色经典景区的政治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是加强红色旅游文创产品研发。坚持红色旅游商品设计突出实用、突出特色原则,因地制宜加大红色旅游文创产品研发力度,提高科技含量和实用性,积极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研发制作一批游客乐享乐购的红色旅游文创产品,有效改变红色旅游景区文创产品低端化、同质化、庸俗化现象。
       四、创新搭建平台,提升红色旅游智慧化水平
       一是建设红色旅游智慧景区。积极推进4A级以上红色旅游景区建成智慧景区,依托“旅游云”建设,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全面提高红色旅游的智慧化管理、展示和服务水平,完善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运营动态监测管理。二是开发网上红色旅游新空间。以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为重点,推动红色旅游与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开辟网上红色游、抖音视频游,实现红色旅游全天候宣传展示,打造永不落幕的网上参观游览空间。三是丰富红色旅游新体验。鼓励红色旅游景区采用VR、AR、AI、全息成像等技术手段活化革命历史文物,完成对重要历史事件、重要历史故事立体再现和展示,增强游客的互动与体验,提高红色旅游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五、彰显红色资源优势,塑造新时代红色旅游品牌
       以“曙光圣地、英雄河北”红色旅游品牌为统领,塑造一批全国知名的红色IP,重点打造“红色圣地西柏坡”“中国英雄山狼牙山”“绿色传奇塞罕坝”等景区品牌,以及“太行新愚公李保国”“新时代楷模吕玉兰”等英雄人物品牌。大力培育红色研学旅游示范基地,支持石家庄、保定等申报“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支持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狼牙山等重点红色旅游景区申报“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组织开展“河北省研学旅行教育实践基地”品牌培育计划,科学有序创建一批红色研学旅游品牌。利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契机,组织开展河北红色故事系列公益展播活动,深挖河北红色文化内涵,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讲好河北红色故事。
       六、拓宽发展渠道,积极探索红色旅游扶贫新模式
       充分发挥红色旅游景区龙头带动作用,持续推进景村一体化开发共建,通过发展农家乐、乡村民宿、乡村客栈、乡村酒店、旅游购物等,实现红色旅游景区与周边村落一体开发建设,形成“游在景区、住在乡村”的互动发展格局。不断拓展精准化扶贫渠道,支持贫困农民利用闲置房屋、荒山、荒地、集体土地等发展农家旅馆、乡村民宿等旅游产品,利用农副土特产品和民间手工艺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利用红色文化和民俗活动开发特色演艺节目,引导革命老区贫困农民直接参与旅游经营和旅游服务接待,带动革命老区群众脱贫致富。
       非常感谢贵单位对我省文化和旅游发展提出的宝贵建议,并欢迎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一如既往的关注、支持与监督,共同为我省文化和旅游业改革发展做出新的贡献。贵单位对以上办理情况有何意见,请填写《政协提案办理情况征询意见表》(附后)并及时反馈。

     2020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