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政务云邮件系统 |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云业务中台系统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资讯网

对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第1591号建议的答复

2020-05-18 11:08 来源: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

刘江敏代表:
       您提出的“有关加强文旅融合下的旅游人才培养工作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省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的关注,对于您提出的建议,我厅高度重视,会同省教育厅进行了认真研究,进一步明确了今后的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
       一、近年来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我厅高度重视旅游人才培养工作,通过深入实施“人才兴旅、人才强旅”战略,我省旅游人才总量进一步增加,旅游人才队伍素质进一步提升,旅游人才队伍结构进一步改善,旅游教育培训规模进一步扩大,为促进全省旅游业快速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
       (一)制定起草《河北省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为全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2019年7月我们起草了《河北省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作为《河北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10个专项工作实施方案》之一,以省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正式印发。
       (二)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全省文化和旅游人才招聘大会。从2018年开始,在河北师范大学会同省人社厅、省教育厅连续两年成功举办全省文化和旅游人才专场招聘会,每年都吸引200余家省内外重点文化和旅游类企业到场招聘,同时吸引了省内外几十家院校毕业生参与招聘。通过举办招聘会,为我省文化旅游企业大力引进文化和旅游专业人才搭建了服务平台。
       (三)圆满完成文化和旅游部各类旅游人才培养项目。一是连续三年组织全省“金牌导游”培养项目选拔工作,共推选出15名河北省金牌导游,选拔培养了一批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业务精湛、服务规范、执业文明的优秀导游人才,充分展示了河北优秀导游员的风采。对2016年至2018年的“金牌导游”培养项目进行总结验收,加大项目成果转化应用和宣传力度,充分发挥了旅游人才培养项目的引领示范作用。二是组织全省旅游相关院校申报全国大学生团队实践扶持培养项目和“双师型”师资人才培养项目,向文旅部推荐了39个人才培养项目,以及4个专业研究生重点研究扶持项目;推荐了20名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和8个资助项目,切实加强乡村文化和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提供人才支撑。三是组织我省全体持证导游参加文旅部人事司每年举办的导游“云课堂”在线培训活动,提升了全省各级各类导游员队伍的素质水平。
       (四)成功举办了第七届河北省导游大赛。2019年3月至5月,我厅联合省人社厅、省教育厅、省总工会、共青团省委、省妇联等五部门举办了第七届河北省导游大赛。通过以赛代练、以赛促训,展示了导游职业风采,推出了一批讲政治、专业精、服务好的优秀导游,增强了导游职业的认同感、荣誉感和自豪感。大赛准备充分,组织严密,衔接有序,亮点纷呈,受到了行业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五)开辟“河北文化和旅游大讲堂”,全面提升干部队伍能力素质建设,促进文旅深度融合。为适应机构改革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进一步提升广大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邀请国内文化和旅游业界知名专家学者作辅导讲座和专题授课。2019年,共举办“河北文化和旅游大讲堂”9期,邀请授课专家10人次,培训厅系统人员2000余人次,进一步提升全省文旅系统干部的专业素质,更好地适应新时代融合创新发展需要,扩大我省文化和旅游工作在全国的影响。
       (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扩大旅游类人才培养规模。根据旅游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不断优化专业布局。加强旅游外语、导游服务、景区服务与管理、会展服务与管理等 7个中等职业学校旅游相关专业,旅游管理、导游、旅行社经营管理、景区开发与管理、酒店管理和休闲服务与管理等 6个高等职业院校旅游相关专业布局。2019年省教育厅出台《河北省职业院校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实施方案》,对旅游相关专业进行了布局,重点扶持休闲旅游、冰雪旅游、康养旅游等旅游类相关专业,并重新修订了《河北省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七)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提升旅游类人才质量。2018年我省重组了 28个省级职业教育集团,其中包括河北旅游职教集团。集团以旅游行业为指导,以河北旅游职业学院为龙头,以骨干、示范中高职院校和旅游行业龙头企业为主体,以优势资源整合与共享、成果互利多赢为原则,成为多主体参与共建共享的旅游职业教育基地和交流合作平台。同时我省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工作作为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抓手,着眼旅游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和职业院校服务旅游产业、社会经济发展能力的提升,落实产学融合、校企合作、校校联合和国际交流,深化群体优势、组合效应、规模效应和带动示范效应,为河北省及京津地区旅游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八)加强对河北旅游职业学院的支持力度。在《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1年)》建设中,将河北旅游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群列为骨干专业(群),并加强旅游专业群高水平实训基地、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旅游类在线开放课程等项目的扶持力度,在旅游职业教育改革和校企合作方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二、今后工作重点和措施
       (一)建立健全旅游人才全员培训体系
       1.开展各级旅游行政管理人员培训。围绕全域旅游、旅游规划、旅游营销、公共服务、智慧旅游、市场监管、人才开发等专题,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旅游行政部门人员开展业务培训。省级每年对各市旅游行政部门管理主要负责人及旅游重点县(市、区)党政分管领导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有计划的专题培训,市级每年对各县(市、区)党政分管领导和各县(市、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及重点乡镇主要负责人进行有计划的专题培训,省、市、县每年要对本机关干部进行有计划的专题培训,进一步提升各级旅游行政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依法行政能力和专业服务水平。
       2.开展旅游企业经营管理者培训。根据各类旅游企业的不同特点和能力建设要求,有针对性地对旅游企业经营管理者开展岗位培训和专题培训。省级通过举办示范班对规模以上旅游企业高层经营管理者开展培训;市级通过举办重点班对旅游企业高中层经营管理骨干开展培训;县级采取普遍轮训的方式,对旅游企业中层以上经营管理者开展全员培训。通过各类“短、平、快”的短期培训,促进旅游专业人才的成长成才。
       3.开展旅游从业人员全员培训。支持各地建立各类乡村旅游培训基地,组织开展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村干部培训和乡村旅游经营管理带头人培训。每2—3年举办一届河北省导游大赛和酒店服务技能大赛,通过赛训结合、以赛带训,把培训贯穿于比赛活动的全过程,推出一批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素质全面的优秀职业化从业者。以培养政务导游为重点,支持指导雄安新区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导游人才培训。
       (二)深化旅游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改革
       1.加大旅游教育资源整合力度。鼓励有实力的旅游院校走集团化的路子,打造我省旅游教育品牌。鼓励旅游院校通过联合办学、学术交流等方式,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模式,提升我省旅游教育水平。
       2.推进旅游教育教学深化改革。鼓励和引导旅游院校(系)根据旅游行业动态和人才市场需求特点,开发新的专业和培养方向,创新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优势,为我省积极输送高素质、适用型旅游人才。积极探索产教研相结合的开放式办学之路,加强校企互动,建立旅游教学实训基地,实现校企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合作共赢。
       3.加强旅游教师队伍培训培养。积极输送旅游院校专业教师到办学经验丰富、实践教学有特色、专家学者集中的重点院校进行学习深造。鼓励旅游院校和旅游培训机构专业教师定期到旅游企事业单位实践锻炼,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推行旅游企业符合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定期到校兼职任教制度,从旅游企业吸收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旅游业内人才,充实“双师型”师资队伍。
       4.盘活教育存量、增加人才培养增量,全面提升我省旅游业人才培养质量。一是统筹推进旅游行政管理人才、旅游企业管理人才、旅游专业技术人才、旅游技能人才和乡村旅游实用人才等队伍建设。根据我省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引导院校合理设置旅游类专业,指导旅游类专业对接产业发展,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校企协同育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二是通过《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1年)》项目引导,推动开设旅游类相关专业的院校在人才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等方面不断创新,形成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带动全省职业院校旅游类专业建设水平的提高。三是积极发挥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功能作用,鼓励支持职业院校和各类高校发挥办学特色优势,面向旅游从业人员开展技术技能培训。
       (三)积极有效做好旅游人才引进工作
       1.创新旅游人才交流引进平台。根据市场需求,有效搭建校企合作、供需对接平台,每年9—10月份举办一届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人才专场招聘会,组织省内外旅游企业、旅游院校在校毕业生和社会求职者广泛参与,积极引进旅游景区规划、文创产品设计、旅游业态策划、市场整体营销、项目创新创意等高端紧缺人才。
       2.加快组建河北省文化和旅游智库。以国内外旅游研究机构、学术团体、科研院所等业界知名专家学者为主体,积极推动成立河北省文化和旅游智库,充分发挥智库专家在战略谋划、前瞻研判、决策咨询、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综合优势,为全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多元化、高层次服务。鼓励企业、院校、行业组织、科研机构举办特色专业智库,逐步构建旅游智库群,为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汇集智慧、凝聚力量。
       (四)创新旅游人才工作体制机制
       1.完善旅游人才培养机制。建立旅游职前教育和在职培训对接机制,大力实施旅游行业人才培训,将旅游人才培训纳入就业培训和职业教育计划。引导企业、院校、行业组织和社会机构广泛参与旅游人才在职培训,构建专业化、社会化、多元化的旅游人才在职培训体系。
       2.落实旅游企业主体责任。指导旅游企业健全职工在职培训制度,落实企业员工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主体责任。支持旅游企业、院校、行业组织等组织开展岗位练兵、职业技能竞赛、现代学徒制活动。
       3.促进旅游人才合理流动。建立旅游企业人才需求信息定期发布机制,推动发布旅游企业人才需求清单和旅游院校人才供给清单,加强旅游人才流动配置信息引导。多种渠道收集行业人才信息,开展人才需求预测、信息监测发布等工作。
       4.健全旅游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完善旅游人才奖励、评价、使用、薪酬待遇相结合制度,健全旅游服务技能人才社会保障体系和职业保险体系,推动各地对旅游创新创业项目给予扶持奖励。
       非常感谢您对我省文化和旅游发展提出的宝贵建议,并欢迎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一如既往的关注、支持与监督,共同为我省文化和旅游业改革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2020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