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芳等5名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乡村振兴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并且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应当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同时把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念体现在社会规范中,弘扬孝敬文化、慈善文化等,挖掘和保护乡土文化,建设新乡贤文化,提升乡土文化内涵,形成良性乡村文化生态。
一、保护传承好文化遗产
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做好文物保护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进一步完善非遗保护制度,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其实,大多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在乡村、在民间,流传下来的正是最淳朴、最手工、最有价值的民间技艺,是自古流传下来的生产生活实践。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在保护、传承、发展、利用各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努力。
一是非遗保护制度逐步健全,先后印发了《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发展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对今后一个时期非遗保护工作提供政策依据。二是非遗名录体系逐步完善。2019年“唐山皮影戏”被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省共有三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蔚县剪纸、丰宁剪纸、唐山皮影戏)。女娲祭典、太昊伏羲祭典被文旅部列入“中华民族文明发源文化发祥重点项目”。国家级非遗项目井陉拉花、西河大鼓被文旅部评选为“优秀实践案例”在全国推广。去年还组织完成157项第七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申报评定工作,以及149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检查和调整工作,保护单位名单目前已经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正式公布。三是河北非遗传播力有效提升。2019第十二届河北省民俗文化节、2019全国首届杂技类非遗代表性项目会演活动、“乐享河北·非遗遇上春节”等各类文化活动都圆满成功,有效提升了非遗的社会知晓度和影响力。四是大力推动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助力乡村振兴。出台了《河北省“非遗+扶贫”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提供制度保障。召开全省“非遗+扶贫”国家试点对话交流活动,将国家试点-丰宁满族自治县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非遗+扶贫”中国实践·河北案例在亚太地区积极推广,得到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的好评。2019年我省“非遗+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据不完全统计,“非遗+扶贫”项目吸纳就业26830余人,其中3800人通过非遗助力扶贫实现脱贫目标。
今年,受疫情影响,各行各业都在谋划复工复产、拉动经济的有效措施,我省非遗产品销售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为解决实际问题,文化和旅游部今年将非遗展会搬到线上,谋划线上的非遗项目展览展示,支持阿里、京东、拼多多等网络平台举办全国的“非遗购物节”,为传承人、非遗企业搭建平台,解决销售问题。我省在参加好国家活动的同时,还将谋划自己的非遗产品销售渠道,帮助传承人搭桥铺路。另外,非遗助力扶贫,依旧是全省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将通过建立传统工艺工作站、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方式,将非遗扶贫落到实处。
二、推进乡村文明建设
一是宣扬典型,树立榜样。向全省印发了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20例、我省乡村治理典型案例20例,以藁城区“德善杜村”丰宁县“道德银行”等为典型,以点带面推动移风易俗、乡风文明深入人心。二是发掘整理一批农业文化遗产、乡村民间艺术、乡村民间曲艺和民间体育活动,对弘扬和传承我省优秀农村传统文化起到积极作用。下一步,在摸底调研的基础上,编制河北乡村文化名录,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创建、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创和农民体育活动开展紧密结合,举办系列民俗、民间艺术活动展演,打造具有河北特色的文化品牌。三是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民间技艺、文化能人、能工巧匠等民间艺术评选活动,挖掘燕赵文化符号、传承河北农耕文化。
三、注重乡村文化教育
在全省大中小学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省教育厅做了多项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突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学内容上,深入发掘教材中的资源;在教学方法上,注重体验式教育;在课程设置上,越来越多学校开设优秀传统文化的选修课。二是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充分利用重大节庆日、民族传统节日以及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时机,开展“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等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发掘地域资源,打造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品牌。
下一步,将继续加强大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一是在各级学校的学科教学,特别是道德与法制、思想政治、语文、历史、地理等课程教学汇总进一步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二是广泛开展各项活动,逐步形成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三是积极开展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四是加强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基地建设,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非常感谢您对我省文化和旅游发展提出的宝贵建议,并欢迎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一如既往的关注、支持与监督,共同为我省文化和旅游业改革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2020年5月8日
对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第1478号建议的答复
2020-05-18 10:49 来源: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8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