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政务云邮件系统 |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云业务中台系统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资讯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缙云烧饼:品牌化打造 产业化发展

2019-06-19 11:02 来源:中国旅游新闻网
       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缙云仙都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缙云烧饼作为当地最具特色、最受民众欢迎的小吃,成为缙云仙都景区最具盈利点的旅游商品之一。 
       打造一流美食品牌 
       缙云是我国“南方黄帝祭祀中心”和“南方黄帝文化辐射中心”。据传说,黄帝在仙都鼎湖峰上铸鼎炼丹,肚子饿了就以山泉和面,把面团贴在炼丹炉内壁烤熟后充饥。此饼色泽金黄、酥糯可口、香飘四野。当地百姓闻香而动,用陶土模仿黄帝的炼丹炉制成烤炉烤制面团食用。经世代承传,这种在陶制炉膛内贴上饼坯、以炭火烤饼的制作技艺成为缙云人特有的传统技艺,也成就了风味独特的缙云烧饼。 
      “没有一种文化可以比民俗小吃文化渗透得更快,更接地气。仙都有天然的优势,为何不做大做强缙云烧饼品牌?”缙云县仙都管委会主任柯国华表示,景区在看到缙云烧饼的发展前景后,就把它作为一项旅游富民增收的产业来谋划发展,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加强经营模式创新,全力提升产业层次。 
       柯国华介绍,首先,景区结合仙都的黄帝文化,设计了象征着轩辕黄帝乘龙飞升的缙云烧饼标识,使黄帝文化元素出现在每一家烧饼示范店的店牌、室内布置和食品外包装袋上。其次,景区制定了缙云烧饼的制作规程标准,形成“六统一”。即注册商标、门店标准、制作工艺、原料标准、经营标准、培训内容等形成规范标准。每一家缙云烧饼门店,墙壁上都装饰着仙都烧饼的文化传说,桌椅古色古香,菜单品系丰富,不仅有主打小吃“缙云烧饼”,还融合了敲肉羹、缙云土面、山粉饺、清明果、豆腐丸等缙云传统小吃。再次,在轩辕文化街建立缙云烧饼博物馆,向游客全面展示缙云烧饼的历史传说、发展历程、老物件、烧饼歌、荣誉等内容。缙云烧饼总部永久落户仙都,并把它作为一个新景点来打造。总部在主推传统烧饼和地方特色美食的同时,结合时下流行的饮食文化新元素,推出了榴莲、牛油果、芒果、芝士、香蕉等多种口味的创意烧饼。最后,景区的营销经理抬上烧饼桶、带上烧饼师傅,奔赴各地举办推介会与游客体验互动,现场制作缙云烧饼。既缙云烧饼成为缙云最受游客欢迎的旅游产品后,再次成为吸引游客到仙都旅游的“金名片”。 
       让地方小吃成富民产业
       缙云烧饼产业为仙都景区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为创建5A级旅游景区和转型升级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目前,缙云烧饼总部已成为人们游览仙都景区的新看点,研学游、成长礼、毕业季、亲子游、研讨会、企业团建等定制产品越来越受欢迎。缙云烧饼总部负责人章金英介绍,在旅游旺季时烧饼总部一天可接待顾客400多人次,每天收益达1万多元。 
       近年来,随着缙云烧饼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土面粉、缙云干菜、炉芯烧造等传统产业和烧饼文化展示、电子商务、服装、包装等上下游产业受到带动,出现了“烧饼兴,百业兴”的良好态势。缙云烧饼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小吃,成为缙云人引以为傲的“富民产业”。2018年,缙云烧饼营业额达到18亿元。缙云烧饼先后得到浙江省两任省委主要领导的肯定和批示。 
       目前,仙都景区开始把传统产业向文化创意产业延伸,并以缙云烧饼为突破点,把缙云烧饼形象卡通化,开发缙云烧饼文化创意产品,将具有当地特点的历史人文以实物的形式呈现给广大游客。率先推出的缙云烧饼冰箱贴在景区内的各个店铺售卖以来,备受游客欢迎。景区工作人员说,“仅一年的时间,这个烧饼冰箱贴就卖了1万多个。” 
       推进文创产业快速发展 
       狐狸蜗牛文化传播工作室的胡舒勇,从消费者的真实生活诉求着眼,立足景区IP和地方特色文化,设计了卡通形象、随手礼、冰箱贴、帆布袋、扇子、食品包装、雨伞、钥匙扣、明信片、手机摆件等10多种50多款文创作品,既带动了流量,又刺激了消费。 
       女大学生陈诗洁与朋友合伙在仙都景区开民宿,在黄龙景区开咖啡馆。她利用自己的设计专业,以自家茶园出产的茶叶为主题,先后推出“朱子阁高山野茶”“空达回放”“好事成双,柿事如意”等茶创意产品和伴手礼,并荣获丽水市民宿伴手礼大赛金奖。2018年,仅“朱子阁高山野茶”销售额就超过170万元。 
       在大力推进文创产品开发中,景区通过以提高文创产品质量、用好旅游市场渠道为抓手,切实提升了旅游内涵,扩大了品牌影响力,许多文创产品以蓬勃的生机活力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满足了游客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柯国华表示,未来,景区将继续把握好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有利契机,深入挖掘文化和旅游资源的价值内涵和文化元素,提升文创产品的开发水平,推出更多更高品质的文创产品,真正让文化活起来,让产品更独特,以旅游市场拉动文创产品消费,增加游客的文化体验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