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政务云邮件系统 |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云业务中台系统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资讯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省厅动态

第七期“河北文化和旅游大讲堂”暨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举办

2019-05-20 19:43 来源: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

为进一步提升非遗展览展示的品质和水准,将河北省民俗文化节、京津冀非遗大展等非遗品牌活动在全国办出影响力,体现“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保护理念,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5月17日下午,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在省图书馆举办第七期“河北文化和旅游大讲堂”暨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邀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研究员孙冬宁先生作主题为《天时地气 材美工巧 可致匠心——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策展工作分享》的讲座。



省文化和旅游厅领导班子成员,省文物局、河北演艺集团(含子公司)和厅直属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各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管局长、非遗处(科)长、非遗中心主任,厅机关全体干部,驻石院校文旅专家学者、文旅企业负责人等参加会议。省文化和旅游厅纪检监察组长张军田主持会议。


在两个小时的讲座中,孙冬宁主任以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为背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的策展思路及过程进行了经验分享。融合传统和时尚,兼具静态和动态,以“情景化、体验化、活态化”来设置展示空间内容,让普通观众在与非遗传承人、手工匠人面对面交流的过程中,激发出对非遗的极大兴趣。



去年9月中旬在山东济南举行的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209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96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聚集泉城,打破常规,创新布局,实现非遗博览会举办史上的首次专家整体策展。作为博览会的总策展人,孙冬宁主任带领团队把“活态传承、活力再现”主题和“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保护理念充分发挥。孙冬宁主任介绍,博览会主展馆的主体展区在布局上打破往届常规,一改按照省份划分展览区域的惯例,按照传统工艺展览项目分成织绣印染、陶冶烧造、编织扎制、制茶酿造、印刷刻绘、家具文房、中药炮制、雕刻塑造等8个主题展区,集中展示了来自全国各地最具代表性的非遗项目及技艺,不仅通过实物、图片、视频等形式详细展现非遗的历史发展、传承脉络和生产工艺过程,还精心营造了许多特点突出、特色鲜明的场景式、体验式文化互动空间,展示“活态非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