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出的关于“加强自然景区环境整治及监管力度,建设美丽河北”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加强自然景区的环境整治及监管力度可以改变旅游景区及周边环境卫生脏、乱、差的现象,全面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营造舒适、美观、畅通、安全、有序的旅游氛围,提升景区旅游形象、投资环境和游客满意度,推动景区实现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
近两年,省旅游委、省住建厅和各市县政府及相关单位,在整治旅游景区、风景名胜区环境方面采取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首先,针对您重点指出的草原天路自然景观环境破坏比较严重的问题,一是坚决拆违拆临,从2016年以来,先后7次对天路沿线的私搭乱建、违法占地行为进行了集中整治,对私搭乱建的违章建筑予以拆除,确保违建临建“零增量”;二是彻底取缔卡丁车,本着“管早、管小、管少”的工作思路,组成常态化的巡查队伍,从今年4月初谋划部署,在摸底调查、公告公示、入户动员等一系列工作的基础上,先后组织开展了4次大规模的集中整治行动,逐户下达取缔通知书,对破坏生态严重、安全隐患较大的卡丁车、沙滩摩托车予以全面清理取缔;三是逐步规范跑马场,对在天路沿线、景区周边的跑马行为进行全面规范,严禁私设摊点,随意拉客,目前专项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旅游市场秩序得到有效规范。其次,加大了对不达标景区的整治力度,对环境卫生脏乱差、旅游市场秩序混乱的景区加大处罚力度,2017年初对环境卫生和市场秩序存在问题的7家4A级景区给予了摘牌和降级处分。再次,通过省、市两级旅发大会的平台,有效提升了部分景区及周边的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打造了一批高品质的旅游片区,如保定的京西百渡休闲度假区、邯郸涉县的太行红河谷旅游片区等已经形成了品牌影响力。
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借助全域旅游创建和旅发大会平台提升景区环境
目前,我省已被列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单位,省内有17个市、县被列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同时我省建立了常态化的旅发大会机制。今后,我们将以全域旅游创建和举办省、市旅发大会为契机,提升景区及周边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水平、完善景区管理和监管体制、整治景区环境卫生、提高景区服务质量,打造一批服务品质高、环境卫生好的高品质景区。同时,我们将加大新业态景区建设力度,分批次打造工业、康养、研学等不同类型的新业态景区,为游客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提升游客满意度。
二、做好规划引领和审核把关
要求各级旅游部门,指导景区依据资源禀赋、环境承载能力等科学编制创建规划,合理利用旅游资源,严格执行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制度,做到先规划后建设、无规划不建设,确保景区生态资源能够永续利用。加大对景区项目合法合规性的审核力度,在景区评定过程中对景区项目是否按要求进行立项或备案;是否符合环保、国土、文物等法律要求;是否符合消防相关标准;安全评估是否合格进行严格审核,确保景区项目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三、加大对景区秩序的监管力度
加强景区监管力度,积极推动各地建立“1+3+N”的旅游综合管理体制,定期开展景区市场秩序和环境卫生检查活动,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违反经营秩序、破坏生态环境、侵害游客权益的行为。加强景区质量管理,逐步建立起优胜劣汰的景区动态管理体制,对于达不到标准要求的景区给予摘牌、降级或警告处分,并督导景区做好相关整改工作。加大文明旅游宣传力度,在景区醒目位置张贴文明旅游用语,引导游客文明出行,健全完善投诉处理机制、不文明旅游处理机制,在景区营造文明旅游的良好氛围,倡导游客共同维护良好的景区环境。
非常感谢您对我省旅游发展提出的宝贵建议,并欢迎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一如既往的关注、支持与监督,共同为我省旅游业改革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2018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