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工党河北省委: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构建河北旅游融资大格局、推进全域旅游大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河北是旅游资源大省,面临着独特的区域和市场优势,具有发展旅游业的坚实基础和良好条件。在当前旅游业进入了大众旅游、全域旅游发展的大背景下,河北旅游业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京张携手筹办2022年冬奥会、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以深化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省市两级旅发大会为平台,以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省为目标,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着力创新体制机制,着力丰富产品业态、着力健全基础设施、着力提升服务质量、全省旅游业保持了“量”“质”提升、跨越赶超的良好发展态势。
一、以加快项目建设为引领,着力推进全域旅游实现快速发展。近年来,我们会同市县政府和相关部门,建立了“1个办法+1个平台+100个项目+26个厅局+N场对接+2个评选”的旅游投资和项目建设推进机制,有效推动了旅游投资有效落地、旅游项目加快建设。2017年全省旅游项目投资完成1012.45亿元,比2016年增长72.1%,旅游业成为全省投资热点和最具潜力的投资领域。
一是旅游单体项目量质提高。目前旅游投融项目库内10亿元至50亿元投资规模项目271个,50亿元至100亿元投资规模项目42个,100亿元以上投资规模项目34个。
二是旅游投资片区化趋势明显。燕山—太行山山地休闲度假旅游带、滨海康养旅游带和省市两级旅发大会举办地成为旅游项目投资集中区域。
三是旅游业态进一步丰富。集旅游、文化、餐饮、住宿、娱乐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项目较为火热、增长迅速,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为代表的传统产业融合项目持续升温,邮轮游艇旅游、康养旅游、冰雪旅游等新兴业态融合项目发展迅速。
四是旅游市场活力明显增强。社会资本在旅游项目投资中占据主导地位,华侨城、恒大、碧桂园、悦榕庄、中建、荣盛、华夏幸福、新奥等一大批投资实力较强的企业进入旅游业,投资增长态势明显、投资模式持续创新。
二、以完善体制机制为抓手,着力构建全域旅游投融资大格局。正如,提案中所指出的“河北省旅游投资问题较为严重”,旅游投资是制约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今天的投资影响着明天的产出。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把完善投融资机制作为加快项目建设的重要举措来抓,研究实施了系列抓项目、促投资、强管理的制度措施,围绕扩大旅游产品有效供给,提高旅游投资质量和效益,有力推动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是强化专业谋划,系统包装招商项目。聘请知名旅游规划设计公司谋划、策划、包装旅游项目,涉及全域旅游、旅游度假区、旅游综合体、旅游扶贫、特色小镇、公共服务设施项目等多个类型,提高资本吸引力。
二是强化平台搭建,召开投融资大会。2017年3月30日在石家庄组织召开了河北省旅游投融资大会,发布了《河北省旅游投融资白皮书》和重点项目招商册,期间举办了河北旅游投资论坛和河北旅游创新论坛。
三是强化制度设计,制定项目管理办法。研究制定了《河北省旅游重点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初步解决了长期以来旅游项目管理制度缺失、管理不严、标准不一致等问题目。
四是强化责任担当,合力推进项目建设。印发了《河北省旅游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分包省旅游重点项目责任实施方案》,100个旅游重点项目由26个省直单位、31名责任人、305名联络员分包推进。
五是强化激励导向,塑造品牌形象。组织开展了“河北省十大旅游投资企业、十大旅游投资项目”评选活动,表彰一批在河北省旅游行业作出突出贡献,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企业和项目,“双十评选”已成为河北旅游投融资的宣传品牌。
三、以提升投融资效率为重点,加快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步伐。提案中所提出的“打造六大平台、辅以五大类配套政策”的建议非常符合我省发展实际,我们在今后的工作谋划和具体推动中要充分吸收借鉴。推进全域旅游大发展,关键是要健全投融资机制、提升投融资效率,以项目建设为引领优化旅游产品供给结构,形成以全域旅游为导向的产业发展格局。
一是增强省内投融资主体的龙头地位。进一步做大做强省旅投集团,在现有旅游、金融、酒店、地产、物业五大业务板块的基础上充实公司实力,提高集团整体运作能力。推动建立市级旅游投融资公司,尽快形成专业旅游投融资公司在各设区市的全覆盖。指导县级依托资产实力好的国有投资平台公司,推进建设县级旅游投融资平台。
二是加大财政资金支持旅游投融资项目建设力度。以举办省市旅发大会为契机,多渠道筹集各级各类财政资金支持旅游项目建设。探索有效方式推进构建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并以此为聚合主体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资河北旅游。指导和支持市县两级及有关企业组建旅游产业投资基金或专项投融资平台,形成省、市、县、企业多级旅游产业基金运营体系,激活市场活力。
三是积极拓展旅游业担保服务业务领域。通过政府注资、社会资本参与等多种方式建立完善旅游担保公司,为符合条件的旅游开发企业、乡村股份合作制企业、农户等提供信贷担保。继续完善融资类担保、授信额度担保、消费贷款担保、旅游个体经营贷款担保等融资类担保产品,鼓励担保公司针对旅游业的发展特点开发适合的担保业务。
四是试点和推动建设旅游资源交易平台。建立完善旅游投资商、融资项目、招商项目数据库,谋划搭建开放式、专业化、系统性、可交易投融资平台,促进旅游资源和资本有效对接。加强对地方开发旅游资源的规划指导,提升旅游资源开发品质,切实提高旅游业有质量的投资和项目建设。
五是加强旅游投融资的金融创新。支持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向县域以下延伸网点。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探索开展旅游景区经营权、门票收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等抵质押贷款业务。搞好银企对接服务,集中开展银行、担保机构与有融资需求的旅游企业洽谈合作活动。
六是完善旅游投融资服务和项目建设的体制机制。采取招商代理或委托招商方式,积极拓宽旅游项目投融资渠道、扩大招商覆盖面。建立旅游投资、运营、服务等重点企业信息名录,组织举办旅游重点区域、重点业态、重点项目专项投融资对接会,提高旅游业投融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建立“旅游资源交易平台+现场对接”常态化旅游投融资工作模式,实现旅游部门、金融类机构与旅游项目企业三方紧密对接,提高旅游项目精准融资和落地成效。
非常感谢贵单位对我省加强旅游业投融资工作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并欢迎你们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一如既往的关注、支持与监督,共同为我省旅游业大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2018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