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政务云邮件系统 |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云业务中台系统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资讯网

对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1411号建议的答复

2018-08-17 11:21 

高善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如何加快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是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巩固和发展基层文化服务,对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实现乡村振兴战略都有着重大意义。我厅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基层公共文化发展,把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并且会同其他相关部门,多措并举,以推进我省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加大基层资金投入力度,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是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是省委、省政府“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省文化厅组织实施了贫困地区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工程和民族自治县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工程,共完成721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我省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组织群众文体活动,创新服务方式,做好其他公共服务五个方面的服务内容。按照统一部署,省级文化、广电、体育部门分别按照2万元每村的标准,各投入900万元专项资金,按照中宣部“七个一”标准,用于每个示范点购置配发文化设备器材,此项工作已累计投入9000万元。以中宣部的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村建设为抓手,推动全省村级文化设施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二是开展省级示范区创建工作,推动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围绕“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总体任务。省文化厅开展省级示范区创建工作。在15个申报的县(市、区)当中共有10个县(市、区)获得“首批省级示范区”创建资格。2017年4月和8月分别组织召开了“省级示范区”创建工作会议和交流会议,对创建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和重点督导,示范区的创建推动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提档升级。

       三是加强基层文化队伍人才建设。根据中办、国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精神,切实落实关于开展边远贫困农村地区文化人才支持工作,进一步促进全省贫困农村地区文化建设,省文化厅于2017年5月至10月在全省组织举办九期“全省边远贫困地区村级文化志愿者广场舞培训班”,主要为全省已经建成的450个“河北省贫困地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村”培训了500名左右的广场舞文化志愿者。按照《文化部 中央文明办关于开展2017年文化志愿服务工作的通知》和《2017年“阳光工程”——中西部农村文化志愿服务行动计划工作方案》相关要求,为充分发挥文化志愿者在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缓解基层公共文化人才队伍不足、服务效能不高的问题。我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河北省2017年“阳光工程”——中西部农村文化志愿服务行动计划工作方案》,省、市、县三级分别设立了“阳光工程”项目执行办公室,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认真筛选、推荐本辖区有文艺专长、热心社会公益的群众文艺骨干或文化能人作为文化志愿者,全省共招募80名“阳光工程”文化志愿者(含30名农村文化志愿者和50名乡村学校少年宫志愿者)派驻农村和乡村学校少年宫,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并做好跟踪服务和信息反馈。我厅还积极组织文化志愿服务工作人员、文化馆业务骨干和文化志愿者积极参加文化部组织的各类业务培训,进一步拓宽基层文化志愿者的视野,规范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不断提升志愿服务水平。

       四是加大文体广场的体育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围绕推进落实《河北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关于“‘十三五’时期,城市街道和行政村健身设施实现100%全覆盖。”的目标任务要求,大力实施乡镇工程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不断改善农村健身条件和环境,努力构建市、县、乡、村四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2016年以来,国家和省累计投入体育彩票公益金1.03亿元,支持各市开展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截至2017年底,全省共有36384个行政村建有健身设施,覆盖率达75.83%;比“十二五”末提升了12.83个百分点。

       目前,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方面还存在着基础设施总体滞后、人员队伍建设薄弱等问题。下一步,我厅将会同其他相关部门针对这些突出问题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使公共文化设施实现全覆盖

       按照均衡配置、规模适当、经济适用、节能环保等要求,依据《河北省城乡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和建设导则》等标准、规范,合理配置和规划布局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高建设水平,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功能,扩大公共文化设施面积。

       在研究制定“十三五”全省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规划过程中,把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作为重要内容,明确我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具体内容、种类、数量和水平,建立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体系。积极争取中央投资,支持列入“十三五”文化旅游提升工程规划的项目加快建设。

       2018年将安排省级预算资金3100万元,争取国家资金1155万元,支持各市开展1500个左右的“美丽乡村”、民族地区等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加快推进行政村体育健身设施全覆盖工作。同时,要求市、县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增强公共体育服务能力,努力实现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

       二、加强人员队伍建设

       2018年,我省将以全面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主线,精心安排、提前规划,继续推进我省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工作,努力培养一支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的文化干部队伍,提高我省基层文化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一是继续按照文化和旅游部的培训工作要求,在全省范围内选派符合条件、业务能力扎实的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积极参加文化和旅游部组织的高端培训,全面提升业务素质。二是大力开展文化志愿服务,鼓励支持两馆专业人员和社会各界文化人才深入基层开展志愿培训工作。三是整合全省师资力量,建立群众文化培训师资库,实现全省群众文化培训师资共建共享。依托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等工程共享培训资源,开拓网络教学新模式。

       按照《河北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关于“全省每年培养各级公益类社会体育指导员5000人以上、职业指导员1000人。全省城镇居民每800人、农村每1500人中至少有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要求,增加对城乡基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力度,开展全民健身大讲堂等活动,选派优秀体育专家,深入基层,宣传讲解科学健身知识、科学健身理念,提升基层体育管理和服务水平。目前,全省共有8.2万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其中,城镇67446名,达到了全民健身计划中“全省城镇居民每800人中至少有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目标;农村14900名,距离“全省农村居民每1500入中至少有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任务还差8000多名,远远没有达标。2018年,将指导各市继续培训5000名社会体育指导员,新增社会体育指导员向二、三级倾斜,特别是要向农村地区倾斜。加大对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力度,优化社会体育指导员结构,努力为广大农村群众提供更便捷的科学健身服务。

       您对以上办理情况有何意见,请填写《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征询意见表》(附后)并及时反馈。

       

       河北省文化厅    

       2018年7月6日   


(来源:厅政策法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