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瑞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借冬奥会平台,展河北国际文化形象”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和重要发祥地,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我省共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278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84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4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50项(子项832项)。如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山海关,全国文保单位泥河湾遗址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蔚县剪纸、丰宁剪纸等。河北丰富的文化遗产是河北人世代相传的宝贵文化财富,充分体现了河北人的创造力,体现了河北人的文化价值和审美情趣,是我省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省委、省政府历来重视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工作。近年来,一方面,我省采取开展普查、制定法规政策、建立名录体系、建立有效传承机制等一系列措施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另一方面积极参加文化部海外中心对口合作、欢乐春节、中国文化年等品牌活动,组织开展文艺精品巡展、杂技专场汇演、民俗工艺展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等活动。此外,还利用“中国河北文化周”和“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节”等对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与窗口,积极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向广大的国际友人宣传河北、展示河北,传播河北文化形象。“十三五”期间,我省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积极探索国际传播和交流新模式,抓住“一带一路”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机遇,结合我省特色地域文化资源,加强制度设计和统筹协调,谋划面向“一带一路”和拉美国家的文化交流项目,通过举办中国文化聚焦——走进非洲、中国——拉美文化节等系列活动,将河北优秀传统文化展示给世界。同时,联袂京津,推动在京津周边打造国际演艺聚集区,加强文化和旅游的融合,打造河北文化展示宣传平台。
冬奥会是全球最大规模的冬季综合性运动会,2022年京张冬奥会的成功申办,对于促进我国冬季运动的发展、推动中西文化交流融合、增强民族自信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同时,筹办2022年京张冬奥会,对于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京张冬奥会不仅是张家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也是河北对外展示文化形象的绝佳窗口。
在借助冬奥会平台,展现河北文化形象方面,我厅高度重视,并会同其他相关部门,谋划开展如下工作:
一、提高河北文化硬实力,构建两区四带发展格局
按照我省文化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期间,我省着力构建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龙头,以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区、冀中南文化产业转型引领区为主体,以沿海文化产业带、太行山文化产业带、长城文化产业带、大运河文化产业带为支撑,构建“两区四带”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其中,借助2022年冬奥会契机,突出冰雪文化特色,改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文化贸易带,重点打造冰雪文化品牌,把冰雪文化与鸡鸣驿邮驿文化、大境门商道文化、长城文化、坝上草原文化、蔚县民俗文化相结合,集中展示地域特色文化资源。
二、不断加大我省优秀传统文化对外宣传力度
十三五期间,我省将继续组织优秀传统文化项目,配合国家及各部委做好对外文化交流活动;谋划面向“一带一路”和拉美国家的文化交流项目;按照冬奥宣传工作重点和重要时间节点要求,开展一系列突出冬奥主题、河北特色、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深入挖掘燕赵文化、泥河湾文化、三祖文化、年俗文化,精心组织“红红火火中国年”“蔚县民俗文化旅游节”等庆典活动,向世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河北特色地域文化。
三、举办河北传统文化论坛和研讨会
以冬奥会为契机,利用奥运设施和知名度等奥运遗产,吸引世界各国政府部门、民间文化组织和知名文化企业等,在崇礼开展各类文化论坛和研讨会,面向世界推广河北优秀传统文化。
四、积极推进全省非遗主题展馆建设
河北省两办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冀发办〔2015〕40号)提出,“鼓励县级及以上建设具有地方文化特色或行业特色的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和美术馆,支持各类专题馆、主题馆建设。”因此,我们建议有关单位按照程序对于已经建成或在建的文化展馆,申报省级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争取省级财政支持。同时,按照《“十三五”时期文化旅游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有关精神,我们将积极争取中央投资,支持符合条件的非遗项目纳入国家文化旅游提升工程,改善保护利用设施条件。对以河北非遗项目为展示内容的专题展馆建设,按照相关文件要求,给与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关注和支持!
河北省文化厅
2018年7月6日
(来源:厅政策法规处)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8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