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政务云邮件系统 |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云业务中台系统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资讯网

对政协河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111号提案的答复

2018-08-17 12:42 

民进河北省委: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我省群众文艺事业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群众文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对丰富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河北省文化厅高度重视群众文艺事业发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并会同其他相关部门扎实推进我省群众文艺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保障群众文艺活动有序开展

       2017年省级统筹资金8.3亿元,较2016年增长19.6%,用于包括群众文艺事业发展在内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省财政投入1000万元,首批支持10个县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预计带动投资4.5亿元;省市财政投入1400万元,探索财政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省会城市实施“文化惠民卡”项目,繁荣了演艺市场,促进了文化消费; 2016至2018年,省级统筹资金超过2.7亿元,聚焦1593个村,实施贫困地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村建设。

       二、组织创作优秀群众文艺作品,搭建群众文艺交流展示平台

       河北省文化厅与省群艺馆组织开展了群星奖获奖作品及优秀作品巡演活动、“大地情深”——河北省“燕赵群星奖”获奖作品巡演,并将其纳入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范围,让广大群众共享优秀文化成果。探索群众文艺“走出去”路径,向海外推介优秀群众文艺作品,讲好河北故事。

       三、打造群众文艺活动品牌,发挥知名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效应

       充分发挥群众文艺机构的骨干作用,利用当地特色文化资源,开展经常性群众文化活动,培育参与度高、影响面广、深受群众喜爱的品牌活动。创新群众文艺品牌活动形式和组织方式,提升活动内涵,吸引群众特别是青年人踊跃参与。充分发挥我省“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在群众文艺发展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形成各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活动品牌。按照“精品、惠民、节俭、可持续”的要求,办好河北省民俗节、“美丽乡村行”——群众文化艺术展演、京津冀文化交流合作项目等示范性活动,带动各地市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

       四、积极开展艺术普及活动,扶持和引导群众自办文化活动

       各级公共文化机构将开展艺术普及活动作为免费开放的重要内容,纳入基本服务项目,常年举办公益性艺术讲座、展览和培训活动。开展“戏曲进乡村”活动,普及推广戏曲艺术,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戏曲进校园”“非遗进校园”活动,让广大学生接受艺术熏陶,提升艺术鉴赏能力。依托传统节日,组织群众开展各项节庆文化活动。充分发挥群众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广场舞、合唱、街舞等群众文艺活动健康、规范、有序开展。鼓励和扶持业余文艺团队自发开展活动。发挥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文化带头人的积极作用,推动开展社区、乡村、学校、企业、军营群众文化活动。

       五、开展群众文艺志愿者服务,健全群众文艺人才队伍

       在省文化厅的指导下,各级文化馆(站)建立了文化志愿服务机制,鼓励和动员专家学者、专业艺术工作者参加群众文艺工作,通过教学帮带,提升群众文艺工作水平。加强基层群众文艺志愿者队伍建设,建立注册招募、服务记录、管理评价、教育培训机制。组织开展好文化志愿服务品牌活动,推进“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活动、“大地情深”——国家艺术院团志愿服务走基层活动、“阳光工程”——中西部农村文化志愿服务行动计划,发挥品牌活动示范引导作用。

       下一步,我厅将继续深入推进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群众文艺阵地建设

       围绕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各级文化馆(群艺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文化礼堂、文化大院等群众文艺阵地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全省的群众文艺设施网络。推进各级各类文艺辅导基地建设。加强数字文化馆(站)建设,搭建群众文艺服务、展示的数字化平台。各级文化馆(群艺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群众文艺机构要将繁荣群众文艺作为基本职能和重要任务,加强与文联、作协的沟通合作,统筹组织本地区群众文艺工作,发挥引领作用。建立健全群众文艺作品和群众文艺活动评价机制,把握正确导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旗帜鲜明地表达党的文艺立场、文艺方针。

       二、提升群众文艺创作水平

       各级文化馆(群艺馆)要突出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突出群众文艺创作贴近群众、生动鲜活、短小精悍的优势和特点,开展经常性的群众文化活动,培育参与度高、影响面广、深受群众喜爱的品牌活动,每年推出代表当地群众文艺创作水准的原创作品。组织优秀文艺作品展览展示展演,继续开展河北社会文化艺术政府奖——燕赵群星奖的评奖和参加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群星奖的评奖,以评促创,推出一批优秀群众文艺作品。

       三、加强群众文化资源共享与整合

       依托县级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加强城乡群众文艺资源整合和互联互通。加强与全国各地文化行政部门、民间艺术团体的合作,开展群众文化交流活动。加强与文联、作协、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团体和军队系统的群众文艺资源整合,打造一批具有河北特色、符合市场需求的品牌文艺项目,促进群众文艺与旅游、体育等相关产业相结合。

       四、加强群众文艺宣传推广

       充分发挥各级各类新闻媒体的作用,设置群众文艺专题栏目,为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和人才提供展示平台。积极探索和运用新媒体,创新传播方式和手段,不断提高群众文艺品牌活动和优秀群众文艺作品的影响力。依托国家数字文化网和中国文化网络电视平台,借助网站、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载体,推动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广泛有效传播。

       

                                    河北省文化厅    

       2018年7月6日   


(来源:厅政策法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