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政务云邮件系统 |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云业务中台系统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资讯网

对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1719号建议的答复

2018-08-17 11:51 

刘永静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发挥地方优势加强传承优秀地域文化 建设,让更多更强的文化主题实体落户河北各地”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我省有享誉国内外的蔚县剪纸、丰宁剪纸、唐山皮影戏、评剧、吴桥杂技、河北梆子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充分发挥好地方优势,吸引更多优秀文化实体落户河北,促进河北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今后将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加强调查,摸清家底

       在开展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专题专项调查,理清当地文化脉络,明确其在省内、国内的相对位置关系和优势长处所在,以扬己之长,为文化发展打好基础。

       二、加强研究,深入挖掘文化内涵

       要充分发挥省艺研所等科研院所、高校、行业组织等各方专家力量,或通过专题研究研讨等活动,加大研究力度,深入挖掘燕赵文化内涵与魅力,努力推出一批有一定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为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开发指明方向,找出合理着力点。扩大河北文化在各专业领域、全国以至国外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三、培育特色文化

       立足毗邻京津、环渤海的区位文化优势,开展特色文化培育。对燕京八绝等传统技艺着重加以挖掘整理。继续举办好中国评剧艺术节、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河北省民俗文化节、中国河间西河书会、中国蔚县剪纸艺术节等品牌活动,培育文化品牌。

       四、抓住大好机遇,乘势而为

       近几年内要紧紧抓住大运河文化带保护、雄安新区建设、2022年冬奥会等我省难得的重大发展机遇,大力发展河北文化,争取让更多河北优秀文化在更大舞台上展现风采。

       五、加大政策扶持,营造更为良好的外部环境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等法律法规,开展非遗传播、传承、开发等工作,营造更为良好、浓郁的文化氛围,争取引入更多优秀文化资源。

       六、注重宣传,将优秀非遗传播出去

       目前我省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2项,国家级非遗名录148项,省级非遗名录832项,市级非遗名录2373项,县级非遗名录5545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49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619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2118名,县级代表性传承人4375名,这是我省开展文化宣传的重要资源。要利用长城网、河北非遗保护网、河北非遗工作通讯、河北非遗微信公众号等众多途径将河北的文化故事传播出去。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与支持。

       您对以上办理情况有何意见,请填写《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征询意见表》(附后)并及时反馈。

       

                                    河北省文化厅    

       2018年7月6日   


(来源:厅政策法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