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政务云邮件系统 |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云业务中台系统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资讯网

对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1558号建议的答复

2018-08-17 11:40 

尹广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京津冀文化产业交流平台由沧州承办‘京津冀朗诵会’”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2015年“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示范走廊发展联盟”正式成立,京津冀三地共同谋划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协同发展大局,以整合优势文化资源为重点,以构建跨区域文化战略合作机制为抓手,推动京津冀三地文化交流与合作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发展。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京津冀三地文化领域协同发展战略框架协议》工作部署,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目标,丰富基层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文件精神,河北省文化厅开展了一系列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公共文化活动。如河北省群众艺术馆、北京群众艺术馆、天津群众艺术馆于2017年12月27日联合举办的第三届京津冀曲艺邀请赛,来自三省(市)的10件作品参赛,50位曲艺精英登台表演,参赛作品涵盖了张北大鼓、快板、单弦、相声等多种表演形式,受到三地曲艺爱好者和专家们的一致好评;再如京津冀三地联合举办的首届京津冀图书馆“守望青春,我与图书馆的故事”阅读推广交流展示活动,河北省图书馆评选出五位“有故事”的读者,并以其中一名读者---张玉荣的故事作为典型案例,制作了宣传片,连同50张反映冀图沧桑变化的老照片进行展示,并获得了优秀组织奖。

       沧州作为“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示范走廊”联盟单位之一,主动发挥区位优势,积极“请进来、走出去”,通过举办和参与丰富多样的京津冀联动文化活动,大力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步伐,也向京津冀三地展示了大美沧州的独特魅力与丰厚底蕴。沧州是《诗经》的故乡,关于《诗经》的文化遗存极其丰富。如何利用好、弘扬好这些文化遗存,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统筹打造好沧州“诗经文化”群落,是我们亟需思考的问题。为此,沧州也开展了一系列关于诗歌的群众文化活动,并得到了群众的认可。2018年3月,由沧州晚报、沧州图书馆、沧州市朗诵协会联合推出的大型文化公益系列活动“朗读沧州”,在沧州市图书馆正式启动。参与者借用朗诵的形式宣传沧州“六大特色文化脉系”:诗经文化、运河文化、渤海文化、医药文化、武术文化和杂技文化,推进沧州市的城市文化建设。他们用心诵读经典诗歌,现场背景、音乐美轮美奂经典高雅,参加活动的100多位朗诵爱好者享受了一场不可多得的文化盛宴。

       接下来,我省将依托“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示范走廊发展联盟”,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助推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全力做好各类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对外文化交流合作,促进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衔接、成果共享,进一步做好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

       二是积极搭建平台,让广大群众直接感受诗歌的魅力。充分发挥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的公共文化职能,组织开展名人书画展览、朗诵、演唱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手机微信等多种信息传播渠道,扩大宣传覆盖面和受众率,营造全民参与诗歌朗诵的氛围,使民众对沧州诗经文化的了解进一步增强,不断扩大沧州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为其生存发展开辟新天地。

       三是将朗诵艺术纳入教育体系,与校园重大文化活动相结合。联合省教育厅等相关部门,在目前教育系统开展的大学生文化艺术节中,增加诗歌朗诵评比等活动,展示大学生的朗诵风采。以“文化遗产日”和传统节日为契机,深入校园组织举办以诗经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展览、演出、讲座、论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学习了解沧州诗经文化的平台,培养广大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以家乡历史文化为荣的自豪感。

       您对以上办理情况有何意见,请填写《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征询意见表》(附后)并及时反馈。

       

                                    河北省文化厅    

       2018年7月6日   


(来源:厅政策法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