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政务云邮件系统 |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云业务中台系统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资讯网

冀艺学吧:学做草编京剧脸谱挂件

2017-02-17 16:16 

大名草编传统手工技艺

项目类别:传统技艺

项目级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所属地区:邯郸市大名县

草编技艺,据说已有1500年的历史,起源于南唐,兴盛于北宋年间。清雍正年间草编技艺从山东掖县传入大名县西付集乡朱家村,后传至卫河以东地区,掐编手工遂传至大名千家万户,妇孺皆能,当地流传有“张庄刘村大道边,男女老少编花篮”的民谣。

传统的草编技艺用麦莛、高粱莛、玉米皮、柳荆条、马莲草、芦苇等编织各种日用品、装饰品、玩具,以麦秆制作的草帽、提篮、草垫最为常见。经过数代草编艺人的创新、发展,现今的草编技艺已多与历史文化、服装服饰、工艺挂件等题材结合,融入了众多美学元素。普通的纯天然材料,通过艺人的巧手天工,变化出能够体现国粹艺术,适应现代审美和家居多种用途的草编产品。如提袋、茶垫、坐垫、地席、门帘、果盒、纸篓、拖鞋以及用麦草制作的贴画、贴盒等草编制品,草编京剧脸谱挂饰,草编时装、草编成语典故系列、草编国画、装饰盒等,极具使用价值和收藏价值。目前草编产品达近千种,甚至远销欧亚等国。


草编京剧脸谱的制作


麦秆草秸作为最广泛的农耕废料,一直是世代华夏儿女制作生产生活器具的主要取材之一。在数次的省内外非遗展会上,草编技艺与时代元素所“碰撞”出的工艺品、非遗衍生品,如京剧脸谱、草编时装等,都给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为冀艺学吧的第一课,虽然学习制作如此复杂的草编制品多少有些难以上手,但利用最为寻常的田间材料制作出精美大方的家庭装饰品,才更能彰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魅力与时代特色,更能让忙碌工作的我们找到认识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技艺的休闲乐趣和成就感!

下面,就让小编教您用普通麦秆、白线和颜料,亲手学习制作草编手工艺京剧脸谱挂饰,来妆点您的爱巢吧!

制作周期:10-30天;

制作难度:中;

01

购买物料

制作草编挂饰所需的常用材料主要有:麦秆、水彩颜料、粗线条或彩色布条、剪刀、胶水、针线、硬纸板、串珠或其他装饰品等。可通过某宝购买或身边就地取材!

02

部件制作和染色

将麦秆分类,部分麦秆根据图色需要进行染色。


传统的草编技法的处理,麦秆要经过熏、漂、染成彩色,这样的操作色彩常年不退,自己手工制作的话晾晒后直接用颜料进行上色即可。

然后,将麦秆剪段,用线串起,制成人物的胡须,每两段中间也可以串上色珠进行装饰。


下一步就要编织草辫了,这是制作草编京剧脸谱比较费时费力的一步,平时常给女儿编辫子的父母会比较得心应手一些。

小编笨手笨脚的,但按图解也还是第一次成功编成了草辫,其实就是一开始把放的位置需要看图,编过几个来回后发现还是蛮简单的!

图示的三股、四股、七股的编法~~股数越多草编越宽,立体效果也更好,但第一次尝试最好还是用三、四股的编法进行操作,立体感差的话可以双层缝合在一起。

下图是小编从度娘那里找的编织图解!



制作好草辫后,将草辫进行染色、晾晒。


03

组装和缝制

再根据图样折叠,并用针线缝住,组合成脸谱头冠形状。如果可以找到彩色的装饰球等,可以一并缝制到头冠上,成品会更加美观艳丽。

再在硬纸板上,根据图样用不同颜色粗线绣制京剧人物脸部,也可剪裁彩色布条代替或缝或粘贴,如选用彩色布料应为质地纹样较为明显的布料最好。


接下来,将制作好的胡须缝制到硬纸板的人物脸部边缘,要尽量紧实贴合。

注:按面部特征,将硬纸板边缘弯折,使正面观察时能够大致体现椭圆脸型,再将粗线的两端分别缝合在硬纸板弯折处的左右两端(即在纸板反面,用线拉紧左耳和右耳边缘折弯的纸板边缘),为保证受力均匀可多缝制几根连接线,利用线的拉力,使缝制在硬纸板上的脸谱面部产生一定弧度,更贴近于人物面部的立体感觉。 

最后一步,将制作好的头冠头饰缝制在面部四周,保持各部分能够紧密贴合脸谱四周。如因缝制不严,可用小细棍或长节麦秆在脸谱背面进行支撑。

这样,自制的草编京剧脸谱就大功告成了,让我们在朋友圈晒一晒自己高超的非遗绝技吧,大家也可以教给家中老人,增添退休生活乐趣!


(来源: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