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建设文化生态 弘扬中国精神”为主题,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积极贯彻有关文件精神,开展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非遗保护工作。
这一年,我省非遗保护宣传展示活动广泛开展,名录体系、文化生态、传承保护与动态管理工作进展顺利,抢救性记录工程取得新进展,理论成果和挖掘整理成果喜人。特别是河北省民俗文化节、“京津冀”传统工艺暨文创产品展览展销会、京津冀民俗摄影大赛等重点活动取得了良好社会反响。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回顾2016年河北非遗走过的那些精彩瞬间!
3月20日,省非遗保护中心组织武强木版年画国家级传承人康英勤等6人,参加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举办的“国家艺术基金——传统年画刻绘技艺研究班”。
设计推广
3月,由省文化厅主办,省非遗保护中心承办的首届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衍生品设计推广评选活动结果揭晓。
理论成果
4月,由省文化厅主办,省非遗保护中心组织开展了第五届河北省非遗保护理论成果评奖活动。
遗产日
6月6日,省非遗保护中心组织无极剪纸、藁城吹糖技艺,参加了北京市石景山区文化遗产日庆祝活动。
6月8日至11日,省非遗保护中心组织蔚县剪纸参加第八届北京端午文化节系列活动。
展示交流
6月22日,省非遗保护中心组织蔚县剪纸、武强木版年画参加中国(昆明)官渡第六届全国非遗联展。
展示交流
9月下旬,组织泊头六合拳、邢台梅花拳等参加在山东举办的首届中国(安丘)非遗武术项目展演大会。
9月14日至16日,省非遗保护中心、省民俗文化协会主办的第二届七步沟中秋拜月大典,在邯郸七步沟景区隆重举行。
10月17日,省非遗保护中心与黑龙江省非遗保护中心在秦皇岛市、卢龙县举办了伊玛堪皮影戏《西温莫日根》巡演活动,观众达千余人。
进校园
11月4日,省非遗保护中心、石家庄市非遗保护中心在石家庄市永安街小学组织举办非遗进校园活动。
交流展示
12月中旬,组织定瓷传统烧制技艺20多件精美作品,参加了在河南博物院举办“首届中原国际陶瓷双年展”。
12月,按照文化部非遗司、省文化厅要求,开展了传统戏剧保护成果统计报送工作。
名录建设
6月至12月,按照省文化厅要求,组织开展了省六批非遗名录的资料审核、评审、公示等工作。
研培计划
2016年,“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正式启动,省非遗保护中心先后组织了70余名传承人参加了中央美院、中国美术学院、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美术学院组织的传统制瓷、制陶技艺、纺织类、剪纸艺术传承人群培训班。
数字试点
2016年,按照文化部有关要求,组织石家庄丝弦、井陉拉花、曲阳石雕3个国家级非遗数字化试点单位开展了数字化采录工作。
抢救记录
2016年,组织开展了我省首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完成了10位传承人的资源数据采集。
资源建设
2016年,开展了《河北民俗大观园》《河北戏曲》《民歌经典作品选集》《文化微视频》等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建设申报工作,完成了《燕赵记忆--河北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系列专题片的前期拍摄。
摄影巡展
2016年,由省文化厅主办,省非遗保护中心承办的“沃土神韵.美丽河北——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摄影巡展”在石家庄、沧州、张家口、衡水、秦皇岛、邯郸、辛集、正定、保定、鹿泉区等地巡展,社会反响良好。
(来源: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